道路勘测择要

道路勘测择要

ID:38352237

大小:563.8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0

道路勘测择要_第1页
道路勘测择要_第2页
道路勘测择要_第3页
道路勘测择要_第4页
道路勘测择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择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路的分类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服务对象和使用特点分类:(1)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2)城市道路(3)厂矿道路——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4)林区道路——修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5)乡村道路——修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分级指标:(1)出入口控制;(2)设计速度;(3)交通量和服务水平;(4)设计年限;我国的公路则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其中,又按公路所在地区

2、的地形条件,分为平原和微丘区及重丘和山岭区,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高速和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专用公路,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都为汽车和其它车辆共用(混合交通)的公路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是一条三维空间实体,是带状工程结构物,它有线形和结构两大部分组成1、线形2、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排水构造物、桥涵、渗水路堤、过水路面、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道路结构物(或构造物)是道路的实体或主体,它包括:(1)路基——按路线的外形尺寸,在地面上修筑的土质或石质结构物;(2)路面——在路基顶面铺设的供车辆快速、舒适、安全行驶的路表结构

3、物;(3)涵洞——跨越小河、溪流、渠道的小型横向穿越排水构造物;(4)桥梁——跨越江河、湖泊、海湾的中型和大型横向穿越排水构造物;(5)隧道——穿越山脊、地下的构造物;(6)排水——为排除路界表面水、地下水、路面结构内部水、构造物表面及内部水而设置的排水结构物。附属设施,包括:(1)交通安全设施——护栏、防眩栏(板)、反光标志、防护设施(防积雪、积沙、坠石等);(2)交通管理设施——交通信号、标志、标线、标记、情报板、紧急电话、通讯和监视系统;(3)停车——停车站、停车场;(4)照明;(5)防噪声墙;(6)服务区——车辆加油、维修、餐饮、

4、休息等;(7)收费站;(8)养护管理用的房屋和场地;(9)绿化。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如下:1.根据长远规划或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2.根据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3.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测,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5.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计划;6.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7.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备;8.严格执行有关施工的规程和规定,坚持正常施工秩序,做好施工记录,建立技术档案,9.编制竣工图表和工程决算,办理竣工验收。一阶段设计:

5、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测量→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定线测量→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动力特性:能反映汽车动力性能的指标。汽车的动力性能:指汽车所具有的加速、上坡、最大速度等的性能。汽车的动力性愈好,速度就愈高,所能克服的行驶阻力也愈大。1、汽车的动力因数汽车的牵引平衡方程:Pt=Pf±Pi+Pw±Pj改变形式:Pt-Pw=Pf±Pi±Pj上式等号左端Pt-Pw称为汽车的后备牵引力,Pt、

6、Pw之值均与汽车的构造和行驶速度有关。代入表达式:为使不同类型汽车的动力性进行比较,且有相同的评价尺度,将上式两端分别除以车辆总重G,得:令上式左端为D,即D称为动力因数。它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汽车行驶的稳定性(runningstability)-----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外部因素作用,而不发生侧滑、倾覆现象的能力。按方向分: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丧失稳定的方式分:滑动稳定性倾覆稳定性影响因素:①汽车本身的结构参数;②驾驶员的因素;③作用于汽车的外因。平面线形:设计任务:1

7、.确定中心线,2.曲线要素计算3.平面布置设计成果:1.平直曲线表,2.平面设计图,直线的应用:(1).宜采用直线线形的路段:(1)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2)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条为主的地区;(3)长的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4)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2.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应注意的问题1)在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长直线再加下陡坡更易导致高速度。(2)长直线与大半径凹竖曲线组合为宜,这样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一些缓和。3)道路两侧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植不同树种

8、或设置一定建筑物、雕塑、广告牌等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4)长直线或长下坡的尽头的平曲线,除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必须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3.最大直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