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44280
大小:277.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0
《案例三:公共管理伦理与强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三:公共管理伦理与强拆网友“暗香微度”总结了2008年2010年的“十大恶性暴力拆迁事件”:2008年,辽宁本溪,拆迁户张剑不满廉价补偿,强拆过程中,张剑刺死拆迁人员被判刑。2010年6月,武汉东西湖区惊曝一位史上最强的“抗强拆户”杨友德,为抵制开发商的非法强拆,自制“火炮”进行抵抗,上演现实版《阿凡达》。2010年9月10日,江西宜黄县发生强拆事件,罗志凤、叶忠诚、钟如琴三人自焚,两死一伤。 还有网友根据强拆相关报道制作出了“血房地图”。宜黄事件发生后,2010年10月12日,财新网上刊出了化名为“慧昌”的一位宜黄基层官员的文章
2、。这篇题为《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的文章,抛出了“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论点。 文章认为,“只要地方发展、只要城市化没有停止,强拆工作就依然要进行下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于11月1日发微博,称在江西万载县讲课时号召不要拆老百姓的房子,县委书记陈晓平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结果于建嵘怒罢饭局。 于建嵘称,“今天中国的发展,再不能以拆迁为发动机了。宁愿发展慢一点,也要把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放在首位。拆迁可以拆出政绩,可以拆出高楼,拆出超级富豪,但拆走了民心,拆走了这
3、个民族的未来。就算为了公共利益要拆迁,也要有公平公正的司法来解决。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发展。”江西万载 陈晓平:没有一个官员希望“强拆”。于建嵘的微博,让万载县县委书记陈晓平戴上“强拆”的帽子。“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万载县一商店老板笑着说,最近几年,万载城建变化很大,发展很快,要打造成绿色生态文明宜居县,“都是拆迁的功劳。”“万载县没有发生一起强拆事件,也没有发生过因为拆迁造成越级访,更没有暴力抗拆、自焚事件。”事发后,万载县城乡规划局局长丁梓青11月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丁梓青的副手、万载县城乡规划
4、局副局长辛冬生正在负责万载县西屏山公园建设,他用自己的亲身工作经历证实万载没有强拆。“没有一个官员希望‘强拆’。”陈晓平11月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称,他当时说的那句“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是有语境的,“当时我和于教授(于建嵘)探讨的时候,说国家要建一个军事基地或者导弹基地,但是一两户居民不拆,那还建不建?如果国防不强大,恐怕连你这样的知识分子都没饭吃喽。”(详细报道见本报11月6日B5版《“我很尊重于教授”》)。 “对于一些涉及国家公益事业需要、能代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建设项目,在所有
5、法律程序走完、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如果还有钉子户,那怎么办?什么都应该有个底线,什么都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不然,靠什么治国?” 在陈晓平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党”、“国家”、“政治”和“大局”。 万载县很多政府干部也认为,陈晓平任职这几年是万载飞速发展的几年。而宜黄官员“慧昌”在《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中也谈到,“宜黄近5年的变化超过前10年,近10年的变化超过前20年……宜黄的发展变化是近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慧昌”在文中称,“强拆并非地方政府所愿。这里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发
6、展成本的问题……搞城市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拆迁,如果迁就被拆迁户的利益诉求,大幅度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政府肯定吃不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既从过政又从过商,他在自己的调研报告《统筹城乡发展的另一个视角》中认为,强拆事件发生血案即使对直接领导人问责,“仍然不足以阻挡地方政府前赴后继地照旧大拆大建的坚定步伐”。 他分析“纵容与助长这种‘虎胆’行为的深刻原因不外乎有三种:一是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二是‘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制度;三是多层级政府间很不完善的分税办法。” 除了体制原因外,还有现实层面原因,“没有财政收入,就
7、没有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手段。干部职工,包括老师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这个官怎么当?没办法当。” 他认为要从根本上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制度改革。“这就对政府自身的职能转换和政府的行为方式,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万载县西屏山公园项目涉及88户居民拆迁,拆迁户王安安说,“刚下通知的时候我们是真不相信,而且也没有说补偿评估价格。后来出了评估价之后,我们觉得太低,大家都相互观望。后来政府的人来了好几趟,就近给我们安排宅基地,现场办手续,新修的马路直通家门口,而且在家门口给建个公园,确实对我们老百姓有好处,也就同意了。”但是还有四户没同意,
8、该地区的520户拆迁户,正在为回迁房的建设延期半年而苦恼,其中有300多人联名写信给当地政府,表示“绝不能因一户未搬迁,影响了500多户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这些拆迁户的联名信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