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civil war)

美国内战(civil war)

ID:38313089

大小:243.9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09

美国内战(civil war)_第1页
美国内战(civil war)_第2页
美国内战(civil war)_第3页
美国内战(civil war)_第4页
美国内战(civil war)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内战(civil wa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国内战(civilwar)1861—1865内战的背景一、美国独立战争后的领土扩张二、南北经济的发展与冲突三、内战的序曲1、西部土地与堪萨斯事件北方妥协的三个法案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1854年,“堪萨斯—内部拉斯加法案”1857年,“德累德·斯科特判决案”两种制度的矛盾发展为武装冲突的“堪萨斯事件”。马克思称这一事件为美国内战的开始。2、废奴运动与约翰·布朗起义废奴组织的建立1833年全国性的废奴组织“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废奴运动的兴起。废奴运动的暴力实践1859年10月

2、16日,约翰·布朗起义。3、共和党的崛起和民主党的分裂共和党是在堪萨斯内战的反奴隶制高潮中形成的。共和党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领导的,由广大农民、工人和自由黑人积极参加的反对奴隶制的统一战线组织。对待奴隶制问题上,民主党分裂为南北两派。4、内战爆发的导火线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推选阿伯拉罕·林肯为总统候选人。林肯在选举中的胜利,意味着反奴隶制扩张的纲领势在必行。换言之,林肯当选,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去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内战与奴隶的解放一、内战的爆发二、内战的进程三、林肯的改革四、内战的结束南方的重建一、

3、奴隶主分子在南方的复辟约翰逊上台,亲奴隶分子南方上台。二、激进派的重建A:内容B:意义C:局限性三、内战的性质列宁高度评价了美国内战,说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1.政治上,它粉碎了奴隶主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2.经济上,内战消灭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3.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给战争进程及其结果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美国内战又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4.内战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阶级在

4、革命中得到了锻炼,阶级觉悟得到了提高,在组织方面也加强了。5.黑人踊跃参加内战,促进了战后黑人运动发展。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2、宪法纠纷;3、统一进程;4、王朝战争对奥地利的影响。阿尔布雷特·翁·洛恩自由党德意志进步党拉萨尔马扎尔人二元君主国(DualMonarchy)二、意大利的统一1、背景与道路问题;2、统一进程。伦巴底、威尼西亚两西西里王国皮埃蒙特、萨瓦和尼斯艾曼努尔二世马志尼(民主派)卡富尔(自由派)加里波第(1807-1882)三、重点问题试比较德国、意大利两国

5、统一运动的异同。四、俄国废除农奴制关于俄罗斯前途的两种争论;西方派,他们主张通过渐进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君主立宪,实现工业化。1848年分为革命民主主义派和自由派。斯拉夫派,他们反对工业化,主张俄国发展的道路是独特的,应当保留农村公社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此前提下废除农奴制,实现俄国社会的详和与繁荣。克里米亚战争;农奴制及其他改革;评价。革命民主派革命民主派分裂出来后走上较激进的道路,认为要废除农奴制,必须首先用农民革命的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实际上是在鼓吹一条“自下而上”的路线。革命民主派的思想里还有一种空想

6、社会主义的成分,即认为可以以农民为主力,绕开资本主义阶段,通过农村公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来由此滋生出“民粹派”)。革命民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岑(1812-1870)、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和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明治维新一、开国前的幕府政策与“藩政改革”幕藩体制与等级制度: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关原之战;天保改革:禁武、遣返令、禁奢矫俗、经济倒退;西南四藩的改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公开财政、广求民意;破格用人;减免地租;改革教育和军事;“富国强兵”、“殖产兴业”。二

7、、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于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1868.04,《维新政体书》,宣布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王政复古”运动的实现。三、明治政府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土地改革与地税改革。四、明治政府的建国三大政策文明开化:“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粗精不一,表里兼该”——佐久间象山,1854年。元田永孚、伊藤博文、“教育敕语”。殖产兴业;富

8、国强兵。明治政府建国三大政策之三——富国强兵军制改革的目的:“内以镇压草贼,外足以伸张对峙之势力”——山县有朋;“俄美讲和一定,吾方决不毁约,失信于夷狄……其间培养国力,割易取之朝鲜、满洲、支那……来补偿从欧美所受之损失。”——吉田松阴五、明治维新的性质(略)bNeQhTlWoZr%u(y+B2E6H9KcOfRjUmXp!s&v)z0C4F7IaMdPgSkVnZq$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