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

ID:38310690

大小:2.97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6-09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1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2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3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4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被人们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民为贵,君为轻”,提倡“仁政”。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孟子生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的说法,

2、较为合理。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起了进步推动作用的。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有好的影响。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阿谀奉承,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他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任何权威的主张。他的"井田制"理想,为后来进步思想家作为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

3、盾的依据。他的仁战思想,启发人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所想要的同时得到舍弃表并列正义重要比做苟且偷生的事所厌恶的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假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什么不可使用呢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用来逼祸的手段因此(有的人)明知某种手段能够生存却不使用这是因为(他们)所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不仅仅丢失一箪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吆喝给饥饿的过路人不接受踢过去不屑(接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5、?此之谓失其本心。很多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对于好处为了侍奉贫穷的人感谢从前宁可失去生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丽而做了这样的事这停止叫做失掉了他们的本性鱼我所欲也(第二小节)举例证明:1,不屑嗟来之食的平民: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者:以三个对比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对比论证:说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一中心论点。1、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舍生取义----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2、孟子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又是怎样论述观点的?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舍生取义鱼和熊掌设喻正面:不为苟得患有不

6、辟反面:何不用也?何不为也?事例一:不接受施舍事例二:不受“万钟”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设置比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文笔的特点。总结与《论语》相比较舍生取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嗟

7、来之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两篇思想完全相合,孔孟一脉相承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义与气关系的句子: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说明气一定要得到义与道的配合辅助)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说明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浩然之气”重在内在培养,最重要是在内心积累和培养“义”,而非用外力的作用来得到它)义与气的关系:气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不要停止,不要忘记。内心真正有

8、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子路曾皙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