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

ID:38294062

大小:409.47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07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1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2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3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4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概说一)概念1.惊是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2.悸是自觉心中跳动。有惊之证在于外,所触动而动曰惊,悸之证在于内,无所触而动曰悸。但惊与悸又互有联系,所以临床上每多并称。惊病可出现悸,而悸不一定有惊。3.血证是失血的总称,由于出血的脏腑和部位不同,故又有吐血、咳血、衄血、下血,或瘀血等名称。引起血证的原因很多,外感内伤均能导致血证的发生,但本篇以内伤血证为主。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2.合篇的意义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皆与心与血有关,为血脉之病,心与脉的关系密切,故合在一篇讨论。以血证为主,至于胸满,则是瘀血证中的一个证状,不是独

2、立的病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一、惊悸 (一)成因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1)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提要]本条从脉象上论述惊与悸的病因、病机。分析:寸口脉动 --动即为惊-动则气乱而弱 --弱即为悸-气血不足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从条文中脉象分析,惊与悸本有外来与内生的不同,但从临床所见,两个病症往往相互并见。对本条原文也有不同的解说。有人认为动、弱两脉,很少并见于一时,例如陆渊雷认为惊悸列在血证之前,是因为说明亡血的人有惊、悸、怔仲等证而已,与动脉、弱脉无关,不可断章取义。这种见解也可作为学习本条的

3、参考。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二)证治1.火邪致惊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雨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雨[洗去腥]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2提要:本条指出火劫致惊的治法(心阳虚)分析:火邪-火劫-误汗伤阳《伤寒论》114条日:“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qing厕所也)血,名曰火邪”。又119条曰:“太阳伤寒者,加温

4、针必惊也。”112条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2病机:火劫过汗,损伤心阳治法:救逆镇惊方药:桂枝救逆汤桂枝汤去芍,桂、草相配温复心阳,姜枣调和营卫,龙牡重镇安神,蜀漆涤痰逐邪。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临床应用:1.惊悸、癫狂、烦躁、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癔病2.多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所致的心悸3.用药:以胆星8g代蜀漆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2.水饮致悸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13)半夏麻黄丸方:半夏麻黄等分右

5、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欲服三丸,日二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2提要:本条指出水饮致悸的证治。分析:略病机:水饮凌心,心阳被遏治法:蠲饮宣阳方药:半夏麻黄丸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七)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7提要:本条论酒客咳嗽吐血的病因。分析: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熏肺、灼伤血络。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二)脉症与辨证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5)*血:原

6、无此字,据《脉经》、《千金》补。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5提要:本条论吐、衄、下血的不同脉证。分析:面无血*色-血亏不荣无寒热-内伤为患,非外感脉沉弦者衄-沉为肾弦主肝,肝肾阴虚,木火旺血妄行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虚阳外浮于上,血脱于下。烦咳者,必吐血-虚火扰心犯肺,损伤脉络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三)预后与治禁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2)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2提要:本条从望诊切脉论衄血的预后。分析:尺脉浮-肾虚火浮目睛晕黄-肝有郁热 衄未止;晕黄去-阴渐复目睛慧了-火

7、渐降  知衄今止。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六)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6提要:本条论吐血危证的预后分析:夫吐血咳逆上气-气随血脱于上其脉数而有热-虚阳外浮    阴竭阳越-死不得卧者-心神浮越于外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4)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4提要:本条指出火劫致惊的治法(心阳虚)分析: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血脱,额两旁下陷不起脉紧急-失血脉失濡养直视不能眴-阴血重伤,目睛失养不得眠-心神失养南京

8、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四)证治1.虚寒吐血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14)柏叶乾姜各三两 艾三把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