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82407
大小:147.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明日报/2005年/8月/23日/第010版文化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部分教育界人士聚谈大型电视连续剧《张伯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显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彭吉象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庆山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康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编者按一部以讲述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百折不挠创办新型学校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张伯苓》,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
2、一,整部片子充盈着一股浩然正气,尤其在表现一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近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联合邀请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该剧进行研讨。现摘登部分发言内容。影视应多反映社会文明的助推者我首先要对摄制组和编剧表示敬意。我觉得影视作品中反映教育的题材很少,而反映教育家的题材更少。像张伯苓这样重要的教育家,这是第一个。这部电视剧为我们展现了一段历史,回放了一个人文遗存,它比教科书更丰富、更具体,比史料更直观,所以作用和功能更大。作为教育研究者,我感兴趣的,不仅是作品引发了我们对张伯苓的兴趣,更是对那段教育历史的兴趣,我认为它是研究教育历史、研究教育文化现象的一个典范。今天
3、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育史重视不够,整体性地研究教育的意识不够,容易为眼前的东西所遮蔽,做出一些眼前看很对,但长远一点看很可能不对的事情。张伯苓为什么能办出这么好的学校,外部的环境条件是什么?个人的内在条件是什么?我觉得是今天汲取宝贵历史经验很重要的地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通过培育人为发展健康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张伯苓好在哪儿,我们看到他为国,为民族的情怀,是通过实实在在办教育来体现的。张伯苓的学校有高质量的教学,高质量的教学是靠教师。据毕业生们回忆,南开的教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这样的教师是有影响力的教师,现在有影响力的教师太少
4、了,我们在靠媒体的东西影响孩子,而教育力量到哪里去了?教育变得那么脆弱。南开的课外活动有“三点半精神”之说,下午三点半以后学校里的学生们龙腾虎跃。张校长自己认为德智体美劳,“体”是第一位的,所以他自己带头打球。人家说新加坡的辩论队好,其实在张伯苓那里的南开中学就有了。其次靠课外活动开阔人的心胸、眼界。我手中的一份资料列举了当时南开的学术讲座,了不得,周恩来、曹禺、邓颖超等都是当时学术演讲的报告人。从名单和题目看,十分丰富,无所不包,大到爱国民族情怀,抗战形势分析,小到心理健康、生理卫生;第三靠组织管理,学校的组织文化管理什么?管价值观,管走到哪个方向去,管用什么思想育人,南开校训讲“允公允
5、能”,公是为公,能是把潜力发挥出来,而现在很多学生理解的能力是为自己的,是个人竞争的本钱,不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能力,这怎么得了,教育小气到了这种程度,还能培养大气的人吗?另外,所有南开学生都说受过“镜子歌”(容止格言)的教育,我父亲是30年代初南开的学生,在那里开始革命生涯,后来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理发修面的,“文第1页共6页革”中每次批斗前都要把脸剃洗干净,这是南开学校教育他的。身要正、背要直,这表示一个人的正直的形象,形神是一体的,所以有人说南开学校的学生走到大街上一眼就会被认出来。张伯苓走上荧屏是教育界的盛事大型电视连续剧《张伯苓》的出现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盛事。张先生作为一位在中国教
6、育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教育家,他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业绩,不仅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教育界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也有现实意义。《张伯苓》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与现实性相当高的作品。他的事迹证明,办教育一定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力量。张先生当年创办私立学校,在国难当头、风雨飘摇的景况下,常常为经济危机所困,但是,他总是越挫越勇。他信守"要谋事,先立德","顺民意,弃小利"的宗旨,不怕得罪权贵,不怕经济上的损失。一方面他为捍卫校规校纪,使学校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而拒绝了不干净的捐资;一方面,对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子关爱有加,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
7、,为他们增设奖学金。联想到当前中国民办教育也面临诸多艰难,出现了许多有志的探索者,张伯苓的办学经历与办学精神无疑对中国的民办教育有着重要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张伯苓先生的办学道路给我们另一个启迪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定要有世界的眼光,努力开拓国际的视野。同时,务必从实际出发,学习所需,坚守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世界的眼光并非崇洋媚外,为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于他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老师和西南联大的核心领导之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