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72005
大小:208.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论_刑法修正案_八_对刑事处罚制度的完善_谢望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科专论法学杂志·2011年第6期论《刑法修正案(八)》对刑事处罚制度的完善OnImprovementOfTheCriminalPunishmentSystemInTheCriminalLawAmendmentAct(TheEighth)谢望原王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172)内容提要:《刑法修正案(八)》彻底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在完善刑事处罚体系。其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取消了13种罪名的死刑以及调整了死缓的相关执行规定;其次是对自由刑的重要调整,使得“生刑”和死刑之间差距更加合理、管制刑更加完善,假释和缓刑规定更加明确和丰富;其
2、三是财产刑得到重视,有所增加;其四是量刑情节相关规定更加完善。总之,本次务实、协调的刑法修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刑法修正刑罚协调务实立法2011年2月25日,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刑罚改革的重要趋势。此前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可以肯我国《刑法》中,挂有死刑的罪名共有68个。我国的死刑定,《刑法修正案(八)》乃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新时期抗罪名之多在国际社会颇受诟病。虽然我国的国情民意均制犯罪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该刑法修正案是不能认同完全废除死刑,但严格控制死刑、减少死刑适用
3、1997年以来我国刑法立法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有很多早已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此次刑法修正案一举取①值得称道之处,但其最大的亮点则是对我国刑事处罚制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减少了将近20%度的发展与完善。具体言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死刑罪名,这一明智之举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称一、顺应世界潮流,大幅减少死刑赞,而且在国际社会也得到普遍好评。这不仅表明了我死刑乃是历史最为悠久且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极其国立法机关正确选择了刑罚人道化的立场,也显示了我重要地位的刑罚方法。长期以来,“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国立法机关运用刑法手段处理犯罪
4、问题的政治智慧:的观念在我国深入人心,而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法哲学首先,这13个罪名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非常之少,基流派也坚信死刑是实现社会公正与刑罚正义的重要手本上属于挂而不用的状态;这样的刑罚规定不仅使得刑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刑罚越来罚体系臃肿,而且毫无有效性可言。越理性化、人道化,各国对于刑罚目的之选择也逐渐由报其次,经济性犯罪以逐利为其本质特征,适用死刑无应转向积极预防,主流的法哲学观念不再认为以死刑作法对症下药,不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并且对于非侵犯为对犯罪的报应乃是天经地义的正义之举。作为严酷刑生命权的经济性犯
5、罪适用死刑,以剥夺生命的形式来保罚之首的死刑的生存空间渐趋缩小,严格限制甚至主张护经济性法益,是和刑法的价值相悖的。作者简介:谢望原(1957-),男,汉族,湖北天门人,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波(1985-),女,汉族,陕西商洛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博士研究生。①这13个罪名分别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
6、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42·法学杂志·2011年第6期各科专论因此,废除这13种犯罪的死刑不仅体现了宽严相济无期徒刑本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严厉刑罚,④刑事政策的要求、符合国际社会对于经济性犯罪的惩处但是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下却呈现“无期徒刑不无期”和对策要求,更是提高了刑罚的有效性,从而更加积极有效有期徒刑相差无几的现象;我国的无期徒刑和本应具有的打击犯罪、实现刑法的目的和功能。同一功能的西方国家的终身监禁无法同日而语。在我国②二、协调刑种关系,适度加重“生刑”很多《刑法》条文中,无期徒刑是
7、作为死刑的替代刑而规《刑法修正案(八)》的另一亮点,就是更好地协调了定在法定刑之中的,因此无期徒刑应该具有仅次于死刑各刑种之间的关系,适度加重“生刑”,使得刑罚阶梯层次的严厉性,它需要以较长期的监禁来实现对于那些人身有序、刑罚种类各显其能。其具体表现在对死刑缓期执危险性很大的犯罪分子的矫正,从而实现有效的惩治和行减刑、无期徒刑减刑、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等方面的修改预防。《刑法修正案(八)》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规定对于完善。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一)对死缓制度做出了重要修改能少于13年;同时,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
8、刑罚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一项特色制度,从20世纪50年执行13年以上方可假释。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③。代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死缓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