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疑问句尾_为_字实是泛义动词_刘瑞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0年12月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Dec.,2000第29卷第6期Journal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Vol.29No.6疑问句尾“为”字实是泛义动词刘瑞明(甘肃庆阳师专中文系,甘肃西峰745000)[摘要]古汉语疑问句末可以有“为”字,《经传释词》以为是助词,《马氏文通》以为或是动词,或是介词。80年代《中国语文》曾专题讨论,以后不断续有文章,而以视为疑问句语气词的为多。实际上陈述句、否定句末也可有“为”字,便是疑问语气助词说的大碍。如扩大考察范围,对同类和相关语言现象作全面概括,“
2、句尾”的描述没有意义,应就句子成分而言,是在动词谓语或动宾结构谓语之后而复述。这些“为”单用表示各种具体的动词意义,前附动词或动宾结构而复述,是泛义动词“为”的三种用法。[关键词]泛义动词;单用动词;前附复述;后附复述[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623(2000)06-0060-05《论语·颜渊》:“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荀子·议兵》:“然则又何以兵为?”这种句尾的“为”字词性、词义和语法关系长期歧说无准。本文对《马氏文通》的意见作辨析,又再拓展相关的范围,试图解决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1.《马氏文通》对这种“
3、为”字分成两种情况解说。《询问代字二之五》中言:《左·昭十三》:“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何国之为”者,犹云“如是尚将为何国”也,“之”字所以明其为倒文,详后介字篇内。如是,则“何”字附于名而用为静字,当在偏次。《左·僖三十三》:“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成十二》:“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又《昭元》:“诸侯之会,卫社稷也。我以货免,鲁必受师,是祸之也,何卫之为?”《周语》:“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楚语》:“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为?”句法皆同。《论语·颜渊》“何以文为”句,皇侃《疏》曰:“何用于文华乎?”则日“以”字解作“用”字,而“为”字无解,视同
4、语助。邢丙《正义》曰:“何用文章乃为君子。”则“为”字有解。愚按“以为”二字析用,其例详后。“何以文为”者,即言“文以为何”也,而“何”字仍为表词,故可先焉。《左·襄十七》:“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言“以田为何”也。又《襄二十二》:“雨行,何以圣为?”言“以圣为何”也。《孟·万上》:“我何以汤之聘币为何哉?”《荀子·议兵》:“然则又何以兵为?”言“以兵为何”也。《吕氏春秋·异宝》:“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言“我以子之千金剑为何”也。[收稿日期]1999-03-30[作者简介]刘瑞明(1934-),男,甘肃平凉人,甘肃庆阳师专中文系教授。·60·《赵策》:“君又何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
5、言“君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何”也。显然,他把“为”前有“之”字的作为一类,认为“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为”是动词。把“何以文为”之类另作一类,“以”是介词,“为”仍是动词,却不言不同例句中共是一义,还是不同的动词义。讲介词的《为字之用七之五》中言:“‘为’,介字,以联实字也,解‘因’也,‘助’也。”也言到这种句式。《史·张陈列传》:“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言“乃何为污王乎”也。“为何”二字,先后拆置。又《汲郑列传》:“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言“乃为何取高皇帝约束而纷更之”也。至《孟子·万章上》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又《滕文公下》云:“恶用是者为哉?”与《庄子
6、·逍遥游》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楚辞·渔父篇》云:“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以及《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昭公十三年》云:“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诸句内“何”“为”两字,或首尾拆置,或间以“之”字。然“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今皆解作介字,亦通。其中所叙解为语助及“有”义的指《经传释词》。解作断词的,应指上引文中“何以文为”的一类,即判断词。马氏认为可统一视为介词。马氏对“为”字持不同的两解。后世对此的解说或不准确不全面。如《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讨论“为”字时,廖振佑言马氏认为“为”是断词,即同
7、动词。编辑部的“编者按”则言:“马建忠则解作动词。”都未及介词一说。同动词之说也不确,马氏的同动词指“有、无、似、在”等。2.将“何国之为”说成动宾倒置,从多方面都可以指明为误。“是”字尤多用于动宾倒置,但不见一例“为”字在句尾的,此其一。判断词即系词“为”,义为“是”,从不见这种倒置说法,此其二。“何国之为”讲成“是什么国家”固然合句意,但“何卫之为”作“是什么保卫”则不通顺。《左传·昭公十三年》:“若曰无罪而惠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