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

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

ID:38270496

大小:28.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_第1页
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_第2页
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_第3页
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5期教学研究Vol.32No.52009年9月ResearchinTeachingSep.2009比较视域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思考周洁(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择校现象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择校政策也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实行。探讨了这一现象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产生的必然性,并观照了美、英、加三国择校政策的实施,经过思考,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国情下应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做法,但并不适宜在全国范围内鼓励择校。[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比较视域[中图分类号]G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

2、34(2009)05-0083-04[2]所谓择校,是针对就近入学而言的,它打破给的产品”。教育资源的不足与地域间的不平衡了户口的限制,根据人们的意愿跨学区入学。择校分布引起人们对学校选择的热衷也就可以理解了。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和配置1.2地方政府与学校——各为其利的选择不优造成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一争夺严重我国现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干扰了教育公平,破坏了义务教育保障学生平等入管理体制,县、市一级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学的精神。参照别国义务教育改革的经验可以少走直接负有发展当地基础教育的权力和责任。但是地弯路

3、,但是拿来的经验必须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方财政的教育经费与投入远不能达到人们对教育合,本文希望在观照国外对待择校的政策的基础的迫切需求量,默认“择校”及“择校费”的存在上,借鉴一些策略思考,同时分析在现有国情下不则成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来源的一个公开的秘密主张义务教育阶段盲目鼓励择校的观点。渠道。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1择校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分析革的决定》中提出“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1.1存在根源——教育资源的不足与不均,“重点权”的原则,对学校的利益主体、发展主体地位予校”政策影响的遗留以很大程度的尊重,这一政策提高了办学积极性

4、,同时各学校为了在现有水平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义务教育对国家益处最大,公益性最强,普及待遇,从而吸引优秀生源,营造良好社会声望,想范围最广,应得到最大投入。但是,我国不但在整方设法吸收择校生和择校费。体教育投入上远达不到政府提出的占GDP的4%的比例,而且在三级教育投资中义务教育所占比例1.3就近入学造成的资源配置硬伤也最少。本来国家教育投入量就严重不足,投入配为方便普九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我国采用依据置上又存在严重不合理。据统计,东、西部人均基户口所在学区就近入学的方法,这一方法以户口配础教育经费差距已经达到近10倍,中国社科院《当置教育资源造成的

5、硬伤也加速了择校的进程。刘宇代中国社会流动》课题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教舸和李丽霞认为政府管制下的户口,使看似公平的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政府管制界定”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间接地变[1]却只获得23%投入。在已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的成了特权界定。这就很容易为某些特权部门、特权情况下,我国为了尽快提高办学效率,对“重点[3]人士搞不正之风和腐败提供了土壤。有学者认为校”还是一直采取着倾斜的政策。王丽和王善迈教采取就近入学只是保证适龄儿童都有学上,是量上授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根本原因在的公平,而一些质量薄弱的公立

6、学校因此不用担心于由于过去的‘重点校’政策导致学校间教育质量资金与生源的短缺而不思进取,优质的学校没有创存在巨大差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成为一种垄断供新的动力,公立学校之间缺乏竞争意识,整体教育[收稿日期]2009-06-26[作者简介]周洁(1988-),女,江苏徐州人。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84教学研究2009发展没有效率可言,对由于学区而被迫进入薄弱学破了教育中的垄断,实现了教育权力的分散,确保校的学生造成了质上的不公平,反不如择校可以引了教育的多样化。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激励。在英国这一政策的积极影响也比较明显,甚至同

7、时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我国职业教育、民办教其根据学校招生情况拨款的政策比美国的教育券育的特色性、正规性不强,使家长乐衷于为孩子择政策实际效果更好。但一些教育家指出,两国择校校,也为择校提供了市场。“择校”现象的出现不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民主,也没有给所有孩子的可谓没有道理,这促使人们在思考控制择校政策时发展带来真正的自由。这一措施的真正受益者是中也应当吸取其合理的做法。产阶级家庭而非工人阶级。2美、英、加三国择校政策观克劳迪娅在一篇题为《向成功学习:美国从加拿大学校选择中能够学到什么》文章中提出,美国2.1三国的择校政策及特色措施和加拿大的中小学在历史

8、传统和教育制度方面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有许多共性。然而,通过国际学生学业的比较可以阶段的入学政策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