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50801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6
《咬文嚼字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学案旅顺中学语文组苏立君(一)导入新课、走近文本1.导入新课①“咬文嚼字”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成语,那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明确:“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是一个贬义词。②今天我们走近朱光潜,走近他的《咬文嚼字》,看看这位大美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赋予“咬文嚼字”以怎样的新解。2.走近作者(多媒体)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1919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上海、浙江中学教书
2、。1925年起先后留学于英法,主修语言和文学。1929年,由于开明书店出版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而闻名全国。193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1936年出版《文艺心理学》,为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具有现代科学形态和独特体系的、比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重要文献之一。1937年后历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教务长。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8月—1948年8月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1949年以后,一直任北大西语系教授,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
3、问,中国美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朱光潜教授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七百多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融贯中西,创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一代宗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3.明确目标(多媒体)①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明确事例和论点之间的关系。②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引导学生养成锤炼字词的语文习惯。③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①初步感知【问题投放】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例子。【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文本,思考并回答。【教
4、师点拨】事实胜于雄辩,举例是我们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也不例外。先找出例子,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注意有些例子并不是集中于一处。【整合答案】(1)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2)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3)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4)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②用例意图【问题投放】找出每个例子证明的观点,同时说明证明的过程【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议论性文章中的例子,是为说明作者的观点而使用的,交流思考,看看作者使用例子都用来说明什么观点,注意举例作者议论性的句子。【整合答案】
5、(1)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先举例,再议例,再结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2)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论点----举例----议例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3)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论点----举例----议例----论点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或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4)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要善用联想意义(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惟陈言之务去2.自读梳理、理清结构【问题投放】把握了
6、文章使用的主要材料和主要观点,那么文章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探讨“咬文嚼字”的呢?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点拨】要从宏观角度把握文章的思路。【整合答案】①咬文嚼字是什么?(例一)②为什么要咬文嚼字?(例二、例三)③怎样咬文嚼字?(例四、例五)课文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议论文基本模式结构全篇的。3.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问题投放】刚才我们理清了本文的思路,请同学们根据内容概括,归纳文章中心。【学生活动】自主思考。【教师点拨】要注意概括的准确和语言的规范。【整合答案】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三)拓展延
7、伸,提升能力【问题投放】(1)据洪迈《容斋续笔》说,他曾亲见诗稿,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探讨。【教师点拨】把握词义,联系诗的意境,通过比较,分析效果的不同。【整合答案】因为“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再次拜相的愉快心情。而前面十几字则较为抽象,缺乏个性。(2)“轻风_细柳,淡月_梅花”句中用何动词较好?(“扶”“摇”“舞”、“映”“隐”“失”)【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探讨。【教师点拨
8、】把握词义,联系诗的意境,通过比较,分析效果的不同。【整合答案】(“轻风”缓吹,“细柳”稍显动态,“扶”字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