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道概念诊释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

ID:38246207

大小:491.2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_第1页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_第2页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_第3页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_第4页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茶道概念诊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茶道概念诊释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丁以寿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是中国茶人的发明。中华茶道萌于晋,兴于唐,继于宋,盛于明,衰于近代。近现代,中华茶道幽而不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道重又走上复兴之路。然而目前茶文化界对中华茶道的理解是见仁见智,多有分歧。为进一步弘扬中华茶道,有必要对中华茶道的概念作出科学的诊释。一、“茶道”一词溯源“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诗僧、茶人皎然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的最后一句为:“熟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该诗不仅描写了“越人遗我

2、刻溪茗,采得金芽鬓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的饮茶之道,还描写了饮茶修道的过程,“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道不可得,所谓得道即证道、悟道。皎然的“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通过“饮茶之道”来修道、悟道,涤昏寐、清心神、破烦恼、全真得道。我们不知皎然此诗作于何处,但知皎然逝于唐顺宗永贞初年(公元805年),故“茶道”一词的提出不会晚于公元八世纪末。与皎然、陆羽同时的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渐鸿

3、为茶论,言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详言“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常伯熊又对陆羽《茶论》进行了“广润色之”,致力推广茶道,终于使得“茶道大行”。从封演文中来看,此“茶道”是侧重于煎饮法的“饮茶之道”。封演,天宝(742一756年)中举进士,大历(766一779年)中为县令,德宗时(780-805年)官至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A}o《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有

4、“往年回鹊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按《资治通鉴》,回绝于贞元四年(788年)十月呈请将回绝改称回鹊,789年前称回绝,之后称回鹊。由此可知(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应作于公元789年以后,约在公元八世纪末或九世纪初。明朝中期的茶人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单列“茶道”一条,其记:“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的“茶道”概念含义较广,包括造茶、藏茶、泡茶之道。晚明时期的文人、茶人陈继儒在为周庆叔(界茶别论》所作序中言:“则界于国初已受知遇,⋯⋯第蒸、采、烹、洗,悉与古法不同。而喃

5、喃者犹持陆鸿渐之《经》、蔡君漠之《录》而祖之,以为茶道在是,当不会令庆叔失笑。”明代后期流行散茶渝泡,湖州长兴界茶属蒸青绿茶,因当地的环境易染沙尘,故泡茶前必先洗茶,故谓其“蒸、采、烹、洗,悉与古法不同。”陆羽《茶经》倡煎茶,蔡襄《茶录》倡点茶。陈继儒生活的晚明时期,泡茶流行,不但煎茶早已绝迹,点茶也已淘汰。97所以陈继儒批评了那些仍固执地坚持认为茶道唯在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的迂腐观念。陈继儒的“茶道”则包括“蒸、采、烹、洗”,为“制茶、泡茶”之道。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的“茶道”概念,不仅涵盖“饮

6、茶之道”、“饮茶修道”,而且还包括“采茶、制茶、藏茶之道”,涵义较广泛。二、见仁见智的茶道观中华茶道衰于近代,复兴于上世纪末。随着中华茶道的复兴,人们感到有必要对中华茶道的概念予以科学地界定,一些茶人、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茶经述评》)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修身养性的手段。一代宗师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史散论

7、》)庄晚芳先生提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而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仪式。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智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茶道”论释》)陈香白先生是从茶道的目的和理想来给出茶道定义的。梁子认为:“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以饮茶、制茶、烹茶、点茶为核心,通过一定的语言、身体动作、器具、装饰表达一定思想感情,具有一定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综合文化活动形式。”(《中国唐宋茶道》)梁子先生受到传统茶道观念的影响,其茶道概念包括“制茶”在内。周文棠

8、把茶道的概念阐述为“以饮茶活动为形式,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茶道》)周文棠先生认为茶道是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台湾的蔡荣章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现代茶思想集》)蔡荣章先后提出茶道是指导茶艺的理念。台湾的刘汉介认为:“所谓茶道就是指品茗的方法和意境。”(《中国茶艺》)刘汉介先生的茶道概念与茶艺相近。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