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

ID:38235547

大小:152.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7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_第1页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_第2页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_第3页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_第4页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_第5页
资源描述:

《_古文尚书_说命_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_杜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5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206期No.5,2009JournalofTianji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umNo.206《古文尚书·说命》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杜勇摘要:傅说作为辅佐武丁中兴的一代名相,为历代史家所传颂。但有学者以今传孔传本《古文尚书·说命》言其思想,或以奴隶论其身份,似非适宜。细考文献,说今传《古文尚书·说命》是伪作而非真书,傅说是隐士而非奴隶,可能更与事实相近。关键词:《古文尚书》;《说命》真伪;傅说身份傅说是商朝的一代名相。商王

2、武丁继位后,定案无法成立[4](序言,P1)。涉及这样严肃的学术思圣求贤,举傅说于版筑之间,接政治民,朝夕规大案,非作系统研究不足以回应。这里我们只能谏,于是殷道复兴,其国大治。傅说辅佐武丁中兴就《古文尚书·说命》的真伪略加分析,以见一斑。的功业,为历代史家所传颂。但是,今日研究傅说《说命》在先秦典籍中被冠名征引,主要见于的学者,或以今传孔传本《古文尚书·说命》言其《礼记·文王世子》、《学记》、《缁衣》诸篇。今出郭思想,或以奴隶论其身份,均有可商。本文拟就此店楚简、上博简中的《缁衣》未见引用《说命》之文,略陈管见

3、,以求教正。不知是否版本不同所致。另据学者研究,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允师济德”一句,当为《说命》佚文。一、关于《古文尚书·说命》的真伪问题[5]此外,《国语·楚语上》、《孟子·滕文公上》所引“《书》曰”,因与武丁使求傅说有关,学者亦谓为研究傅说的思想,当以《说命》为依据,这是毋《说命》之文。是知秦火之前,《说命》曾广为流布。庸置疑的。只是《说命》完篇今已不存,零星资料从文献上看,正式把《说命》纳入《尚书》体系保留于《孟子》、《礼记》、《国语》等先秦典籍之中,的,应为百篇《书序》。百篇《书序》为西汉成帝时略可利用

4、。至于今传孔传本《古文尚书·说命》,东莱张霸所采编,其伪造的古文《尚书》“百两篇”其为伪作久已定谳,是不适合用做研究傅说思想被废黜后,“但所载百篇《书序》却流传并盛行起的文献资料的。来”[6](P108)。其后可能有过进一步整编,并经东今传本《古文尚书》25篇,经宋元明清诸多学汉马融、郑玄作注,传布愈广。今传孔传本百篇者反复探究,已断为伪书,经称伪《古文尚书》,传《书序》与马、郑注本略同[7](P72),大体保留了汉称伪《孔传》,这在学术界久已达成共识。但随着儒整编时的原貌。近年简帛佚籍的不断发现,证明有的古籍未

5、必全虽然百篇《书序》是应《古文尚书》之征而提出是伪书,于是人们对历史上伪书的认识逐渐发生的,但两汉时期先后发现的《古文尚书》中并不见变化。以今传本《古文尚书》来说,即有学者认为《说命》的踪影。它是汉魏孔氏家学的产物[1],非一人一时之伪造最早见于记载的《古文尚书》,为《史记·儒林[2],现存诸篇皆为真书[3](P59),伪古文《尚书》的传》所载的孔氏本。该《传》云:“孔氏有《古文尚收稿日期:2009-03-04作者简介:杜勇,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47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

6、家。逸《书》得载。《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十余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比《今文尚书》多出籍,广开献书之路。……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十余篇的这个孔氏家传本,后来又被称为孔壁本,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又《后汉书·儒林传》并实定逸《书》为16篇。如《汉书·楚元王传》附说:“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刘歆传》所载刘歆《移太常博士书》说:“时汉兴已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王坏孔子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在宅

7、,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这种时代氛围下,民间所藏《古文尚书》是不可能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不为朝廷所知的。《尚书序》正义引刘向《别录》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又《汉书·艺文志》云:“武帝末,民有得《泰誓》书于壁内者,献之。与云:“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博士使读说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一篇《泰誓》篇,得多十六篇。”据今传《尚书·尧典》正义所录尚且轰动朝廷,一部完整的《古文尚书》流传民间,十六篇篇名,其中无《说命》。岂能失诸载籍?可见民间所传《古文尚

8、书》有《说又《汉书·景十三王传》说:河间献王“修学好命》篇的看法也是没有根据的。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不仅两汉所出《古文尚书》看不到有《说命》篇真。……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的记载,而且经学大师也无人见过《说命》全文。《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礼记·学记》载:“《兑命》`念终始典于学'。”郑玄传说记,七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