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

ID:3823025

大小:270.5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7-11-24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_第1页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_第2页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_第3页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_第4页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心房颤动的定义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分类1.阵发性:≤7d,能自行中止。持续性:连续发作>7d,则定义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也包括时间较长而未被转复的心房颤动(如>1年),通常会导致永久性心房颤动。永久性:永久性心房颤动不能复律治疗终止或以前未行复律治疗。2.初发、复发(患者发作≥2次,即为复发性心房颤动)图心房颤动类型:1、通常≤7d(大多数<24h);2、通常>7d;3、心脏复律失败或未尝试复律;4、无论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都

2、可能复发。阵发性(1,4)(能自行终止)持续性(2,4)(不能自行终止)首次发现永久性(3)孤立性心房颤动:特发性房颤一般指没有临床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肺疾患的年轻患者(<60岁)。家族性心房颤动:家族中发生的孤立性心房颤动。分类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心房颤动发生率占总体人群的0.4%~1%,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心房颤动在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和糖尿病中最常见。心房颤动特别是在女性,发生远期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的长期危险增加。心房颤动患者的死亡率是窦性心律患者的2倍。心房颤动是心力衰竭死亡和发

3、病的强力独立预测因素。心房颤动可以使病情明显恶化。心力衰竭可以触发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可以加剧心力衰竭,两者互为因果,导致预后不良。预后病理生理机制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理解剖改变为心房纤维化和心房肌丧失,对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学检查显示,紧邻正常心房纤维存在片状纤维化,这可能与心房传导各向异性增加有关。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自律性局灶机制多子波假说心房电重构病理生理机制三个目标:心率控制预防血栓栓塞纠正心律失常治疗房颤一级预防:药物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心房颤动发生

4、率。降低心房压力,减少房性早搏发生率,减少心肌纤维化并且减少复律治疗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治疗房颤一级预防: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直流电复律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其直接抗心律失常效应可能与跨膜离子通道的改变有关。治疗治疗短期和长期治疗策略持续数周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患者,应首先给予抗凝治疗并控制心室率,而长期治疗目标为转复窦性心律。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如果心率控制能显著缓解症状,则不必行复律治疗。心房颤动发作时的心率控制标准安静状态下心室率在60~80次/min中等量运动后心室率波动在90~11

5、5次/min时,心率控制满意。AFFIRM试验中最佳心率控制标准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心室率<80次/min,6min步行试验最大心室率<110次/min。治疗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Ⅰ类1、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建议测定休息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反应,并且应用药物(多数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2、紧急状态下静脉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减慢心房颤动的心室率。3、合并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患者,建议静脉给予地高辛或胺碘酮。治疗4、运动中出现心房颤动症状的患者,应当评估心率控制的水平,必要时调整治疗药物,

6、将心室率控制到生理范围。5、地高辛可以有效控制静息状态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或习惯久坐的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兼有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常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的节律控制,β-受体阻滞剂是控制心室率最有效的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对支气管痉挛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唑比-β受体阻滞剂更适于长期应用。治疗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地高辛不再作为快速控制心房颤动的一线用药,仅用于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不全以及那些活动很少、没必要控

7、制活动时心室率的患者。胺碘酮在心率控制中的地位明显提高(Ⅱa类)。在以下情况均可将胺碘酮作为心室率控制药物:静脉胺碘酮应用于房颤合并心衰、房颤合并心梗、房颤合并预激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他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无效时可以静脉或口服应用胺碘酮。治疗起搏调控房室结消融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治疗卒中危险分层高危因素:血栓栓塞病史,包括卒中、TIA或其它部位的动脉栓塞、风湿性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中危因素:年龄≥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射血分数≤35%或缩短指数<25%),糖尿病。低危因素:年龄65-74岁、

8、女性、冠心病。血栓栓塞的预防血栓栓塞的预防I类1.除非有禁忌症,卒中高危而没有机械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应当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目标值为2.0~3.0。2.具有多个中度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INR目标值为2.0~3.0。年龄≥75岁,如果考虑出血的风险,INR维持于1.6-2.5亦可。3.低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