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27974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预警指标体系1、国外研究现状建立一套财务预警系统是防止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这在国外理论界己形成共识。国外理论界对财务预警系统己作了许多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何开展财务预警的方法分析。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是FltzPatrick(1932)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他以19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FitzPatrick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其后,美国学者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在19
2、66年提出了单一变量模型,又称一元判别模型。他使用由79对公司组成的样本分别检验了反映公司不同财务特征的6组30个变量在公司破产前1一5年的预测能力,他发现最好的判别变量是债务保障率,即现金流量/总负债(在公司破产的前一年成功地判别90%的破产公司)和资产负债率(在同一阶段的判别成功率是88%)。Beaver还发现越临近破产日误判率越低。在单变量的分析中,日本经营咨询诊断专家田边升一,在其所著的《企业经营弊病的诊治》一书中提出了检查企业“血液”—资金的秘诀之一是“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法。此
3、后就很少出现专门的单变量研究,人多数研究人员更倾向于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财务特征不lJ能由个变量充分反映出来。Altman于1968年发表了一篇《财务比率、判别分析和公司破产预测》》的文章中提出了预测企业破产的Z值模型。根据行业和资产规模,他为33家破产公司选择了33家非破产配对公司,选用22个变量作为破产前1一5年的预测备选变量。经过筛选,对这些企业的财务指标按流动比率、收益率、稳定性、支付能力、活动比例五项标准分类,最终确定了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根据这一模型,Altman叫
4、得出:对于判别值z,当z<1.81,公司的财务风险很高,1.813.0时,公司基本上不存在财务风险。后来因为Z分数模型是为制造业企业设计的,有一定的局限性,Altman在1977年又发展了Z分数模型,即第二代z模型(zeta)模型,此模型包括了7个财务比率变量,即资产收益率,盈利的稳定性,债务还本付息,累计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比率,由企业总资产衡量的企业规模。但此分析有独享权,故其变量的权重不予公开。后来与Altman建立的Z模型相类似的还有Deakin
5、在1972年提出的概率模型和Edmisterd在同年提出的小企业研究模型等线性模型,但这些模型均存在着假设上的局限性(要求自变量成正态分布,并满足两组变量的协方差矩阵相等)。因此ohisom在1980年提出了条件概率模型,主要有对数成败比率模型(LOGIT)和概率单位模型(PROBIT)两种统计方法。它们都是建立在累积概率函数的基础上,一般运用最大似然估计,从而克服了上述线性模型假设的局限性(即不需要满足自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组间协方差相等的假设)。美国学者Ohisom(1980)使用逻辑回归
6、方法和由在1970一1976年间破产的105家公司和2058家非破产公司组成的非配对样本,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判别错误和分割点的关系。Ohlsom使用了9个自变量,他发现了至少有4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产结构、公司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并将其放入模型重点考虑。而随着现金流量观念的发展,公司的价值等于期望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确立,Asiz,Emanuel,uwom在1988年提出了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困境模型。现金流量信息预测模型基于理财学的一个基本
7、原理:公司的价值应等于预期的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而且又无其他途径获得资金时,那么公司将最终破产。因此,现在和过去的现金流量应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和破产概率。他们根据配对的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的数据,发现在破产前5年内这两类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均值和现金支付的所得税均值有显著差异。显然,这一结果也是符合现实的。另外除了有定量预警分析方法,还有定性预警分析方法。美国的仁翰·阿根蒂创造的管理评分法,就是根据管理评分的得分高低判断企业处境的好坏。同时随着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8、的不断发展,功效系数法、递归分类、人工智能及人I一神经元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一ANN)分析与CUSUM(CumulativeSum)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等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到财务失败预警研究中。西方企业和学者对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就是在可能产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随时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用危机警度来预报危机的程度。其目的是对威胁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事先预告与分析,或通过对己发生事件所得到的重要启示,提前或及时地把握危机信息,达到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