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2676
大小:195.51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7-11-24
《缺血性中风的综合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缺血性中风的综合治疗一、中风病发病的新趋势二、中风病形成的再认识三、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现状四、缺血性中风研究展望一、中风病发病的新趋势众所周知,中风病是世界范围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中风病的发生也显出了新的趋势,其一即是发病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瑞士有一临床数据报道,年轻型卒中在1661例率中患者中占225人,为13.5%)。同时中风病又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低治愈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生存质量和生命,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
2、经济负担,精神负担,由此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受调查的57个国家,中风病发病率列前三位的有40个,东方人高于西方人,其中尤以东欧国家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较高,列位第一,而中国紧随其后,与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所不同的是我国的中风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于心血管疾病(其原因不解)。近年我国大城市和21省农村神经疾病流行病毒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中风发病率、死亡率由南向北呈梯度递增趋势,且城市居民的患病率、发病率均高于农村人群,但死亡率城乡差别不大;城市中风病的年发病率、死亡率和对患病率分别为219/10万116/1
3、0万和719/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10万、142/10万和394万/10万。据此估算,全国每年新发中风约200万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亿以上,而中风病首发病者约2/3在60岁以上;每年死于中风病约150万人,近年中风病成为我国全死因顺位上升至前三位,存600-700万人中,约有3/4不同地丧失劳动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中风病的复发也非常普遍,复中不但加重神经功能损害,还使死亡率明显增加。全国每年用于治疗中风病的费用估算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
4、人民币。因此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务,从中医、西医及其他有关方面对中风病的防治进行系统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专题研究和探讨,使得中风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机理的研究已达到了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目前临床上诊断本病较多,但防治手段相对滞缓,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和研究中风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风病发生的另一特点是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病的60%-80%以上,明显高于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病脑梗塞: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栓塞缺血性中风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中风病形成的再认识(一)中医
5、认识中风病从古至今中医界均视之为四大难治之首(风、鼓、痨、膈),认为其变迅捷,在发病上具有病理因素多元性,病机演变迅捷性的特点。中医对中风病的形成在病因学说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提出“内虚邪中”之观点,认为中风之发生属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故治疗上,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而时至唐宋以后,尤其是金元时代,内因学说兴盛,如刘河间认为中风之间并非外中于风,乃“心火暴甚”所致;李东垣则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
6、也”。实质“正气自虚”所致;朱丹溪又提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之“湿痰生热”论,这三家之说,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内因在中风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明清以后张景岳明确指出中风实质“内伤积损”的中风“非风”病因学说。叶天士综合了诸家学术观点,结合自己临证体验认为中风之病常因“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而成,王清任力主气虚血瘀,使“元气既虚,必不能达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遂使半身不遂,并创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以补益其亏损五成之元气,伍活血化瘀之地龙、桃红、红花等使瘀血自通,在中风病的发展上独树气虚血瘀一帜,并影响至今。近
7、年来国内外关于热毒内郁也致中风之说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医理论认为“物之能害人者皆曰毒”,毒邪又有外毒,内毒之分,外毒即外受毒气或毒邪,而毒系机体在有害因子作用下所化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中风病可产生“痰毒”、“火毒”、“瘀毒”等毒邪致病范围很广,即“万物成毒”,但多为疑难重症,临床中我们应用清开灵,脉络宁等治疗中风急症,黄连解毒汤等清热解毒药加减治疗热毒内盛之中风病,都佐证了中风病的毒邪学说。总之对中风病的成因,与风、火、痰、瘀、气逆、正虚、毒盛有关,其中中风成病离不开有形之邪,即痰、瘀;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在病因病机上
8、无明显不同,且九五、十五等攻关课题的研究和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又遇劳倦内伤,忧思恼努,嗜食厚味烟酒,腑气不通等诱因,进而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相煽、痰瘀互结,上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脑窍不通,横窜经络的基本病机,并制定出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