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ID:38219227

大小:19.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_第1页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_第2页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人云亦云”属于()现象A、认同B、服从C、模仿D从众2.(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态度的认知成分       B.态度的情感成分  C.态度的行为成分          D.态度的意识成分3.一般认为,(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A.品德               B.态度C.心向                D.能力4.有人认为雷锋品德高尚,但有人又认为他很傻,从态度的结构来讲这属于(    )。  A.态度的认知成分           B.态度的情感

2、成分 C.态度的行为成分             D.态度的意识成分5.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说明品德(    )。  A.反映人的社会特性              B.不同于能力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6.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这被称之为(    )。  A.态度          B.品德  C.能力               D.道德素质7.下列选项中属于品德的心理结

3、构的是(    )  A.道德学习                 B.道德修养C.道德认知                D.道德素质8.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了它的道德只会变成干枯、苍白的语句,而这些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A.道德价值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评价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是(    )。  A.道德理想              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10.个体表

4、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意志坚强               B.依从C.内化           D.认同1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行为            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           D.道德素质12.在学生身上经常发生的诸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是因为学生(    )。  A.缺乏道德认识           B.缺乏道德情感C.缺乏道德行为            D.缺乏道德信念13.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无道德规则阶段出现在(    )。  A.10岁

5、以前              B.10~12岁C.5、6岁以前           D.婴儿期14.科尔伯格在研究人的道德发展规律时采用是(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C.自述法                       D.谈话法15.皮亚杰指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这是儿童发展的(    )。  A.权威道德阶段       B.社会契约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16.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相对功力取向

6、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17.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这是道德发展的(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自律水平18.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从众             B.服从  C.模仿                   D.顺从19.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

7、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是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  A.认同                  B.依从C.内化            D.从众20.当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个体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从而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已达到新的平衡。这是(    )。  A.认知失调             B.内化  C.认同                  D.学习21.个体清楚地意识到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