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秦朝的货币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11期论秦朝的货币文化○(韩)李俊宪(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其中圆形方孔的铜钱是货币形式。货币上的统一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政治的稳定作了铺垫。因此,秦代货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作者着重介绍秦代货币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货币的文化内涵。[关键词]秦朝;货币;秦半两;意义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6)S1-0111-03“长入两”外
2、,更多的“两”字写法中间“入”字缩短,是一、秦朝统一货币情况及所行制度为“短入两”。后期形小穿广的秦半两中,还出现有“连秦朝(前221~前20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山两”。秦半两质地为青铜,和金成分比例,铜约占百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分之七十,其余是铅,锡等。础上建立起来的。半两钱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始铸。《汉书·食货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掉东关六国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中的最后一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然据实物所见,轻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重
3、、大小并不统一。半两钱创于战国秦国、始皇兼并天施。为适应新形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创制和下,以它推行于海内。据《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实行了一整套的大一统政策,货币制度的统一,即为其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中重要的一项。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史记·平准书》及《汉书·食货志》中,关于秦始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段话除末皇统一货币制度的记载甚简略。“及至秦,中一国之币句外,很可能是司马迁根据《秦记》中秦始皇统一货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用钱识曰‘半两’重如的诏令摘要叙述的,但有一处令人费解。文中说
4、:“中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一国之币为三等”,可是后面只讲了上币黄金和下币铜[1]币。然各随时而其轻重无常。”《食货志》的记载大体钱两等,似乎自相矛盾。前代学者多认为“三等”应为相同,不同处只是说“铜钱质如周钱”。“二等”之误。《史记》中华书局校点本改“三”为“二”,从出土实物看,秦半两的形制都为方孔圆形,绝大似已承认此为定说。多数没有周郭,周边较圆,钱面方穿的两边有“半两”二据秦简《金布律》载,秦除黄金、铜钱之外,“布”也字。钱文仍较高,但不如战国。铸口柄较窄,背面平是一种货币。并规定:“布袤八尺,福广二尺五寸。布素。秦半两标准程度不高,钱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
5、,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即布作货币用,一个单位总体上讲,要比汉代半两为厚实,边缘铸口茬多不磨必须长八尺,宽二尺五寸。如果尺寸或质量不符合标鋊,钱体欠圆,好不方者亦属常见,是比较粗糙的货币。准,便不许流通。布与半两钱、金币之间有法定的比书体用小篆,笔画宽长,方中有圆,字体较高挺;“半”字价:如“钱十一当一布”。统一货币时规定:“珠玉、龟下横及“两”字上横较短,“两”字除先秦半两中常见的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可见在废除的实物[作者简介]李俊宪,男,韩国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11—文化纵横(韩)李俊宪/论秦朝的货币文化货币中不包括布。
6、秦法规定布和半两钱都是法定货有一条邻里告捕,“盗铸”者的案例,这一点能充分说明币,在市场上的流通受法律保护,对这两种不许任意选这个问题。择。由此可见,秦币确为三等,即黄金、布、半两钱。布但是,秦钱的铸造,由政府垄断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在金饼、半两钱之间,如果称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府直接造币,其禁止民间私铸,是统一的,但半两钱的“下币”,布当然可称为“中币”。把货币分为三等由来铸造,则可能中央及地方分铸的方式,迄今发现的秦代已久,“先王各用其重,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钱范,并非只出自秦政治中心附近,安徽贵池及四川高为下币。”《(管子·地数篇》)《平准书》载:有司言古者县出土的秦半两
7、钱范,应该是秦朝地方铸币的物证。“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银)为中,赤金为下”。秦秦兼并天下后,实行法治,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把货币分为三等,既与实际相符,也与习惯不悖。《平济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秦统一全国战争后期,无暇准书》可能在流传中有脱简或传抄中漏抄“中币”。布顾及整顿货币。战争胜利后,原六国地区分属四个货属于实物货币,其存在与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币体系,商品流通的范围和速度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战国时期商品经济虽有长足发展,但发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