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论文

慈善公益论文

ID:38205103

大小:217.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慈善公益论文_第1页
慈善公益论文_第2页
慈善公益论文_第3页
慈善公益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慈善公益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慈善公益论文姓名李波学院计算机学院学号311209050315中国的慈善事业摘要:慈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不仅是给予不图回报,而且反而是施者向受者感恩,是捐赠者感谢贫困者为捐赠者提供了实现爱心的机会。现代慈善是让人心灵和道德得以不断净化和升华的圣坛。我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现代慈善时代。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以及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成立,2010年的捐赠超过700亿元等,具有多方面的标志性意义。现代公益事业的特征是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相适应,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具有经济、社会、政治、伦理等多重功能的事业。支撑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一定要有现代的慈善

2、理念。关键词(现代慈善、公益事业、道德、慈善理念)正文:慈善事业历史悠久,往往和道德联系紧密。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慈善在现代社会下的扩展升级和创新,逐渐发展为现代慈善事业,也称公益事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将现代慈善事业归于道德范畴,习惯拔高现代慈善的道德标准和道德意义,不利于现代公益事业的发展。慈善的价值基础是利他。只有纯粹五四利他的慈善行为才被认可,反对其他功利目的的慈善,而且慈善仿佛纸盒慈善机关有关,与慈善行为的客观效果无涉。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目前中国内地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慈善组织,仅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单位就有160多个。在明政部门注册登记的专门从事慈

3、善活动的中华慈善总会和各级慈善协会、基金会组织有731家,慈善组织在很多社会领域发挥着服务民众、救助困难人群、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慈善理念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处于高速转型的历史时期,有必要明确以下几个个较为基本的现代慈善理念。一、施者感恩受者慈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现代的给予还要更进一步,不仅是给予不图回报,而且反而是施者向受者感恩,是捐赠者感谢贫困者为捐赠者提供了实现爱心的机会。因此,做好企业还不是慈善,更不可能是最大的慈善,而只有实施捐赠才属于慈善的范畴,两者泾渭分明,不能混淆。慈善给予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现代捐赠往往有股权、有价证券以及建筑物等多种类型的捐赠。这种捐赠,最为突

4、出的表现就是所有权的让渡,即从一人一家所有转化为社会所有,但这种社会所有不是国家和政府所有,是基金会代表社会管理财产但不是捐赠给政府。这种所有制,不国不家,不公不私,对于长期习惯于非国即家、非公即私传统的我国社会还相当陌生,按照我国的传统观念,这种捐赠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我国的文化传统是只有国家才能代表社会,社会不能代表自身。二、对捐赠者宽容宽容而不是苛责,是慈善界的主流行为方式。过高的道德标准,往往产生虚伪或者暴力。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道德杀人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严重的。而以善促善,则是现代慈善的一种基本态度。许多人行善,往往会犯一定错误,特别是在行善之初,因为缺乏经验,往往有较多的不足

5、,也有的慈善家抱有不同的想法。现代慈善认为,做慈善总比不做慈善好,只要没有犯法犯罪,社会还是对其给以宽容和鼓励。现代慈善的许多理念来源于基督教,而基督教有关宽容理念有一个故事可以体现:当人们都要抛掷石头砸死一个人的时候,耶稣的基本态度是自己真正没有一点过错的人才可以去投石块,结果大家都停了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能宽容别人也就不能宽容自己。现代慈善的行为方式较为优雅,不可能发生我国社会常见的不捐赠者比捐赠者更有道理甚至以高调反慈善为荣的极端现象。欧美社会也很少用到“诈捐门”这种词。三、高调慈善高调个性而不是低调倡导。一百多年前的卡内基进入慈善界就是高调,当然他是身体力行,还提

6、出了捐赠的重点领域。许多慈善家都是公开宣扬自身的慈善行为,并且还要把家庭的慈善传承理论化而广为宣传。而以慈善家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建筑物、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当普遍。现代慈善十分个性化,这与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压抑个性崇尚低调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四、组织发达而不是个体单干既要彰显个性,又不是个体单干,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现代西方往往成立众多的家庭或家族基金会,慈善事业的主体是组织化的家庭,家庭基金会有许多。美国的十多万基金会中,有90%以上为私人和家庭出资建立的基金会。各国建立基金会的门槛相当低,特别鼓励家庭或家族成立基金会以实现捐赠意愿。因为有了如此众多的基金会,就产生了专业化与职业化

7、的社会需求。西方社会为什么不把公开透明当作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而给予关注?一方面,当然与他们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法治系统有关,另一方面,关键是他们的捐赠往往是组织化了的家庭或家族基金会,捐赠者往往参与管理,或者就是自己退休后把自己的积蓄捐赠出来成立基金会,自己管理自己开发项目,这些人怎么会埋怨公开性不够呢?比较而言,我国当前的基金会过少,只有二千来个,而我国基金会的门槛又过高,大众捐赠的组织化进程还相当复杂,绝大多数人的爱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