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_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9卷第2期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22010年04月JournalofShao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Apr.2010■文学研究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姚涛(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
2、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关键词:竹意象;辛词;人格;开拓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12(2010)02-0086-04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存,具有“高直”、“抱节”、“虚心”、“清介”的特点,因与诗人陆游并称为南宋爱国主义的两面旗帜。其《稼而在古典文学中常被用来表现文人的情感寄托和价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数量和质量
3、都居两宋词人值取向。之首。一方面,由于竹子具有高直、中空的特点,因此文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如人常借助竹意象来象征自己高节的节操和清介的追稼轩词中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意象,如刀、枪、弓、甲、求。如:梁·刘孝先的《赋竹》云:“竹生空野外,梢云[6](P18)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接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高节代表着[3](P134)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性格的刚毅、气骨的不移、志向的远大。宋代的文人同时,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松
4、、竹、梅、莲等注重个人道德的涵养,因此,文人对于竹的这种“高意象,这些自然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节、清介”的品格更加推崇。如:黄庭坚非常爱竹,他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作者高洁、坚贞在《画墨竹赞》中云:“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7](P569)的个性特征,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以稼貌不枯,虚心听霜雪。”王禹偁《客舍竹》:“不随[6](P126)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辛词中竹意象的内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朱淑真《咏直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并进而梳理
5、辛弃竹》:“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8](P128)疾对宋词中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能侵。”坚守节操,无论穷达,都能泰然处之,这是竹的个性,也是文人酷爱竹的原因。一、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内涵另一方面,竹子又有“疏萧”、“不俗”的特性,因此竹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代表着中他也常被文人用来寄托自己出尘脱俗的审美理想。国士人的传统精神,它挺拔高直,冲寒犯雪,翠色长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收稿日期:2010-02-08作者简介:姚涛(1986—),男,河南南
6、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86[9](P105)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静繁密的竹林,和诗人高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水调歌头》),“静扫瓢泉竹雅闲适、怡然自得的自我形象融为一体,衬托出王维树阴,且恁随缘过。”(《卜算子》),这些词句都托物言淡泊、恬静的心态。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云:“可使志,意在表明自己高洁、出世的人生理想。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另外,辛弃疾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同时又寓以[10](P44)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朱熹《新竹》:“坐获竹意象新的内涵
7、,借竹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幽林赏,端居无俗情。”竹子已经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惆怅,寄予竹意象一种沉郁不平之气。《水调歌头》一部分,植竹、赏竹不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宋代(严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韵,因再和之)属于一篇唱和之文人的一种人格精神的折射。作,但是与他其它的唱和之作不同,在文中,稼轩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于老友的殷勤盼望之意,但是更重要二、稼轩词中竹意象内涵分析的是下片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难酬、忧谗畏讥的忧愤寂[2](P252)辛弃疾现存词626首(据《稼轩词编年笺注》所校寞的心情。文章的最后,“夜雨北
8、窗竹,更倩野人勘和收录辛词的总数),据笔者统计,辛词中出现竹意载”,特写自己当春逢春雨,而思栽竹,看似词人的自象的词作有54首,占到辛词总数的约十分之一。竹我解脱,更重要是托竹表明自己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意象主要是古典诗歌的意象,文人多用来表达自己高沉郁心情,政治上的失意,只有借思栽竹,聊以自我排节、清介、脱俗的审美理想,而且这一特点在失意的文遣。又如“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是在宋词中,竹意象出现芳,此恨无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