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

ID:38178119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_第4页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训练知识点导引《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记叙文,写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遭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

2、。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

3、变为主动。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势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

4、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学习策略:学习本文,应从对话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开篇是秦王与安陵君对话,秦王语气傲慢,以强压弱;唐雎出场,秦王更是傲慢,咄咄逼人,但唐雎有礼有节用道理与秦王对答。当秦王引诱不能得逞时,便露出狰狞的面目,以武力相威胁,唐雎也寸步不让,针锋相对,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接着列

5、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由对话,可看出秦王先倨后恭,恃强凌弱的性格和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临危不惧的性格特点。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唐雎()徒跣()抢地()要离()韩傀()休祲()缟素()色挠()jūxiǎnqiāngyāoguījìngǎonáo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秦王不说。通,解释。(2)故不错意也。通,解释。(3)岂直五百里哉。通,解释。(4)仓鹰击于殿上。通,解释。(45)寡人谕矣。通,解释。(1)说通悦高

6、兴(2)错通措置(3)直通值价值(4)仓通苍青色(5)谕通喻明白3.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1)大王加惠()(2)请广于君()(3)休祲降于天()(4)长跪而谢之()()(5)秦王色挠()(6)徒以有先生也()()(1)施加恩惠(2)扩大(3)吉凶的征兆(4)坐道歉(5)屈服(6)只因为4.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古今意义。(1)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2)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今义。(3)非若是也。古义今义。(4)布衣之怒。古义今义。(1)古义:辱没今义:侮辱(2)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3)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4)古义:平民

7、今义:用布做的衣服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A.(1)秦王使人谓陵君曰()(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C.(1)虽然,受地于先王()(2)虽千里不敢易也()D.(1)秦王怫然怒()(2)怀怒未发()A.(1)派(2)派出使B(1).也(2)也不过C.(1)虽然(2)即使D.(1)生气(2)愤怒6下列句中“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今吾以十倍之地C.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D.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ABC以作介词,用、拿;D作介词,

8、凭借)7.翻译句子。(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3)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