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ID:38176398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6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_第1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_第2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_第3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_第4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由于受应试教育传统思维的影响,部份历史教师和很多学生,都只简单地把历史这一学科从方法上视为记忆的学科,从内容上视为"死"的知识的学科。"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个命题,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难题。***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新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各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       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仅仅注重

2、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历史教学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言"史才"、"史学"、"史识",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能力源于知识,试问,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也有片面性。知识不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不用思维的经线贯穿,就只能是静止的、零碎的,即使把一部廿四史装进肚里,又有何用?学史的目的就是为了鉴古观今,经世致用。我们今天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外交关系中的盘根错节,风云变幻,深长思之,仍

3、可以从中外古今历史现象中找得某种历史的渊源、联系和共通之处。水有源,树有根,在历史教学创新中,必须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只传授知识,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法是不可取的。二、大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置的,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学生参与教学,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也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而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手段,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疑"中学习,在"疑"中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4、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地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让学生有"疑",然后质"疑"。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1、创设民主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首先,教师要打破权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国是个具有悠久的儒家传统的国家,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对我国的教育,对年轻一代价值观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在认识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影响;在道德上,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的服从权威。这样,学生

5、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因此,很难有主动性、独立性,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营造平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试为自己朋友的那种老师。教学中,把自己视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以满腔热情保护学生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去多角度地思考,提出问题。改变"老师说了算,教材不能变"的观念,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和老师的讲课提出不同的看法。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我们可以运用历史学相关知识与生活印象的差异来引导学生质疑。历史是连贯的,在学习历

6、史时,我们不能割舍从前。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同学们面对中国的落后,就会联系到曾经强大的中国,自然就会去想这时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了。这样,通过知识与生活印象的差异的冲突,诱导学生质疑。我们还可以对某部分内容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上进行比较来引导学生质疑。通过类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通过对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通过横向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彼此的异同;通过纵向比较可以找到事物的前后变化。如在学习世界历史时,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都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却不能成功?"学生们颇感兴趣,积极思索,通过合作学习,运用所学史

7、实去诠释问题。这样通过比较,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三、大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实际上,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常见更多的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运用电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根粉笔,或加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心灵感应,产生情感、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满堂灌"辩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