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惩罚教育行为策略_莫秀锋

儿童惩罚教育行为策略_莫秀锋

ID:38172735

大小:79.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儿童惩罚教育行为策略_莫秀锋_第1页
儿童惩罚教育行为策略_莫秀锋_第2页
儿童惩罚教育行为策略_莫秀锋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惩罚教育行为策略_莫秀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第7、8期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No.7、8,2007(总第373、376期)EarlyChildhoodEducation(EducationalSciences)GeneralNo.373、376·课程与教学·儿童惩罚教育的行为策略莫秀锋(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桂林,541004)【摘要】面对儿童挑战规则的不当行为,教育者适当使用惩罚行为策略,有利于维持教育理性,提升教育价值。惩罚教育的行为策略主要包括移走策略、合理后果策略、身体限制策略和情境补救策略。在使用惩罚策略时,教育者首先应该确认儿童已经接收到有关规则的言语信息。在确认儿童是故意破坏规则后,教育者应该

2、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个性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惩罚教育策略。【关键词】冲突情境;惩罚教育;惩罚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25-03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垂直关系。〔1〕在刀摆弄起来。出于安全考虑,这时教育者可以直正常情况下,垂直关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接采用“移物”策略,找个机会将剪刀藏起来。凡安全和保护,帮助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是在是儿童正在摆弄不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危险小件冲突情境中,由于双方的体力悬殊和成人的权威物品时,教育者都可以采用“移物”策略,移走刺激意识,儿童往往处于不利地

3、位。特别是近年来,由物,然后再以亲切清晰的言语信息向儿童解释这于教师、家长情绪失控而导致儿童受到严重伤害样做的理由。的案件时有所闻。其中一些教师和家长的初衷是当引发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刺激物难以移基于父母之爱和教师之爱对儿童进行教育,但是走时,教育者可以通过“移人”策略来完成教育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由于屡屡受挫而“爱之务。比如出门之前爸爸已经和贝贝说好今天不买深,责之切”,最终情绪失控,导致悲剧发生。从这玩具,但是在商场里见到芭比娃娃时,贝贝执意要个角度看,教育者在爱儿童的前提下,当儿童出现买。爸爸不同意,贝贝便赖在玩具柜台前开始哭破坏规则的不当行为时,还需要采取一些行之

4、有闹。此时,有关规则教育的言语信息,如“人说话效的惩罚行为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教育价值。要算话”、“花钱要有计划”等,贝贝是不会听的,而一、惩罚教育的主要行为策略且很可能会越哭越大声。为了避免贝贝学会以哭1.移走策略来要挟成人,爸爸可以将贝贝抱离玩具柜台。不所谓移走策略,是指及时将儿童与引发其试能移走的刺激物可能会为儿童的哭闹提供源源探、挑战行为的刺激物分开,以确保儿童安全和顺不断的动力,还可能引来他人的围观与评论,以致利执行学习任务。根据移走的具体对象不同,移教育者因承受太多旁观者的压力而无法坚持预定走策略包含“移物”策略和“移人”策略两方面。的规则,因此,教育者此时可以采用“

5、移人”策略,当引发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刺激物便于移将儿童与刺激物分离。动时,教育者通常可以采用“移物”策略。例如,尽2.合理后果策略管已经知道不能玩剪刀,乐乐还是找到了一把剪合理后果是与无关后果相对而言的。无关后-25-2007年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第7、8期果是指权威成人对违反规则的儿童施加的严厉、身体限制策略是指为了制止儿童正在进行的任意的责罚,或者称为抵过性责罚。〔2〕无关后果与严重不当行为,或者为了责罚儿童已经发生的严儿童不当行为的性质和内容无关。合理后果则是重不当行为,短暂地限制儿童的身体自由,以帮助指不当行为导致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因为这儿童稳定情绪、强化规则、

6、反思过错的策略。身体种责罚是儿童违反规则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或者限制策略与体罚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安全、有“合乎逻辑的结果”,因此,相对于无关后果而言,效,不会造成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后者虽然也教育者以公平、平等的原则为指导使用合理后果能制止儿童的不当行为,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造策略,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感和理智感。成儿童的身体损伤和心理创伤,恶化成人与儿童适当利用合理后果策略,还有利于儿童主动间的关系,并且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往往会滋长建构有关规则的认知结构。儿童认知结构的建构,儿童更多的攻击性。需要大量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儿童的亲身经验。身体限制策略包括直接的身体限制策略和

7、间这意味着在儿童规则教育中,儿童直接体验到的接的身体限制策略。直接身体限制策略一般适用经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将会有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例如,两岁儿童无缘无故助于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努打了同伴一下,教师可以捉住他的手2分钟,不许力让儿童自己去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规则”。〔3〕他乱动,并简洁地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你的手否则,“当儿童觉得常规与我无关时,任何说教与打了人,所以老师要捉住你的手2分钟不许动。”强制都将难以真正奏效,这对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对年龄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