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

ID:38169575

大小:259.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_第1页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_第2页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_第3页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_第4页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命题逻辑的推理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机科学MOOC课程群离散数学基础•推理的形式结构−例:»前提1:如果今天是周五,那么我们有数理逻辑课。»前提2:今天是周五。»结论:今天我们有数理逻辑课。»形式化:P:今天是周五。Q:今天我们有数理逻辑课。»前提1:P→Q»前提2:P»结论:Q•定义:条件式推理结构−将例子中的两个前提记为(P→Q)∧P,结论记为Q,上述推理过程可表述为:(P→Q)∧P

2、→Q或(P→Q)∧P├Q称为条件式推理结构。−记号”├”读成”推出”−(P→Q)∧P├Q经常写成(P→Q),P├Q•定义:推理结构的有效性−设命题公式H、C,若当H为真时,C必为真,则称推理结构H├C是有效的(或是正确的)推理形式

3、。否则,称推理结构H├C不是有效的(或是无效的)推理形式。»H├C有效,即在H上的任何令H的真值为T的解释下,C的真值均为T。»H├C无效,即至少存在一个令H的真值为T而C的真值为F的解释。»推广到有n个前提H1,H2,…,Hn的情形,可令H=H1∧H2∧…∧Hn将推理的形式结构写成H├C;如果定义Γ={H1,H2,…,Hn},可写成Γ├C。−例:P,(P→Q)├Q是有效的推理结构。»由下面的真值表可见,穷尽所有的解释,只有第4行令P∧(P→Q)=T。而对应此解释,Q=T。PQP→QP∧(P→Q)FFTFFTTFTFFFTTTT−例:¬Q,(P→Q)├¬P是有效的推理结构。»由真值表

4、可见,只有第1行解释令¬Q∧(P→Q)=T。而对应此解释,¬P=T。PQ¬QP→Q¬Q∧(P→Q)¬PFFTTTTFTFTFTTFTFFFTTFTFF−例:¬P,(P→Q)├¬Q不是有效的推理结构。»由其真值表可见,存在第2行解释令¬P∧(P→Q)=T。而对应此解释,¬Q=F。PQ¬QP→Q¬Q∧(P→Q)¬PFFTTTTFTFTFTTFTFFFTTFTFF•定义:逻辑推出/重言蕴涵−当H├C有效时,可写成H⇒C,称H逻辑推出C,或说C是H的逻辑推论(有效结论),或H重言蕴涵C。−注意到H⇒C描述了公式H和C之间的一种真值联系,但”⇒”不是连接词,”H⇒C”也不是合式公式。•重言蕴涵

5、的若干性质:−若A⇒B,且A为重言式,则B也为重言式。−若A⇒B,且B⇒A,则A⇔B。−若A⇒B,且B⇒C,则A⇒C。−若A⇒B,且A⇒C,则A⇒B∧C。−若A⇒C,且B⇒C,则A∨B⇒C。−性质的证明:从重言蕴涵的定义可以直接对上述性质进行验证。•定理:演绎定理−设有命题公式H1,H2,…,Hn,C,则推理形式H1,H2,…,Hn├C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命题形式H1∧H2∧…∧Hn→C是重言式。−演绎定理的证明:⇒对于那些令H1∧H2∧…∧Hn=1的解释,由于H1,H2,…,Hn├C是有效的,必须C=1,此时H1∧H2∧…∧Hn→C=1;对于那些令H1∧H2∧…∧Hn=0的解释,H1∧

6、H2∧…∧Hn→C=1。故H1∧H2∧…∧Hn→C是重言式。⇐对于那些令H1∧H2∧…∧Hn=1的解释,由于H1∧H2∧…∧Hn→C是重言式,必须C=1,所以H1,H2,…,Hn├C是有效的。•定理:演绎定理−推论:上述H1,H2,…,Hn├C有效当且仅当H1∧H2∧…∧Hn∧¬C为矛盾式。−推论的证明:只需证明命题形式H1∧H2∧…∧Hn→C是重言式当且仅当H1∧H2∧…∧Hn∧¬C为矛盾式。⇒若H1∧H2∧…∧Hn→C是重言式:对于那些令H1∧H2∧…∧Hn=1的解释,C=1,即¬C=0,此时H1∧H2∧…∧Hn∧¬C=0;对于那些令H1∧H2∧…∧Hn=0的解释,H1∧H2∧…

7、∧Hn∧¬C=0。故H1∧H2∧…∧Hn∧¬C为矛盾式。⇐若H1∧H2∧…∧Hn∧¬C为矛盾式:对于那些令H1∧H2∧…∧Hn=1的解释,必须¬C=0,即C=1,此时H1∧H2∧…∧Hn→C=1;对于那些令H1∧H2∧…∧Hn=0的解释,H1∧H2∧…∧Hn→C=1。故H1∧H2∧…∧Hn→C是重言式。•常用的推理公式/推理定律−下面是常用的14条有效的推理结构,也称推理定律或推理公式。其正确性可以利用真值表加以验证。(1)P∧Q⇒P化简(2)¬(P→Q)⇒P(3)¬(P→Q)⇒¬Q(4)P⇒P∨Q附加(5)¬P⇒P→Q(6)Q⇒P→Q(7)¬P∧(P∨Q)⇒Q析取三段论(8)P∧(

8、P→Q)⇒Q假言推理/分离规则(9)¬Q∧(P→Q)⇒¬P拒取式(10)(P→Q)∧(Q→R)⇒(P→R)假言三段论(11)(P↔Q)∧(Q↔R)⇒(P↔R)等价三段论(12)(P→R)∧(Q→R)⇒((P∨Q)→R)二难推论(13)(P→Q)∧(R→S)∧(P∨R)⇒(Q∨S)构造性二难推论(14)(P→Q)∧(R→S)∧(¬Q∨¬S)⇒¬P∨¬R破坏性二难推论•证明A⇒B的方法−真值表法:列出真值表,证明A→B是重言式,再利用演绎定理得证;−解释法: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