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ZhejiangShiyongjun2009,17(4):8~11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思路柯天明(福建省漳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漳州363000)摘要福建省漳州市食用菌产业经历40多年的发展,在生产、加工规模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栽培的品种达20余种,2007年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为470公顷,生产总量达到194万吨,总产值为4695亿元,产品出口量占全国40%。分析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优势:基本形成产业链群、国内外食用菌产销基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种植加工营销专业人才,食用菌成为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指出存在的4个主要
2、问题是:现有的家庭经营模式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在看待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表现出欠理性;对产业的投入力度不够。并提出了出台加快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实施标准化生产等9项发展对策。关键词食用菌;产业经济;现状;优势;问题;发展思路1漳州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优势福建省漳州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温、光、水、气等条件特别适宜种植食用菌。漳州食用菌产业始于1966年,台湾业界人士十分看好漳州食用菌资源和发展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台商带技术、资金、设备、市场订单到漳州投资办厂,漳台合作,促进了漳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06年以来,漳州市
3、委、市政府将食用菌从蔬菜产业中剥离出来,形成单独特色产业,并成立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调工作小组和食用菌产业协会,兴办漳州闽台农业合作食用菌产业园区,举办中国蘑菇节,推出一系列有利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1种植情况漳州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尤其是近几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生产,立足本市气候、技术优势,引进台湾墙体式栽培模式等,坚持以绿色、生态、无公害为原则的生产,积极稳妥地发展双孢蘑菇、白背木耳、草菇等的规模生产,大力发展珍稀菌类和反季节栽培,实现常年生产。目前,漳州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双孢蘑菇、白背木耳、草菇、秀珍菇、鲍鱼菇、杏鲍菇
4、、金针菇、大杯蕈菇、金福姑、平菇、茶树菇、榆黄菇、大球盖菇、真姬菇、大棕菇、猴头菇、姬菇、鸡腿菇、姬松茸、白灵菇等20余种。据统计,2007年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为470公顷,同比增长5753%;总产值(包括种植、加工出口)4695亿元,同比增长1743%;生产总量达到194万吨,同比增长979%,占全省的3001%,占全国的20%,出口量占全国40%,其中白背毛木耳、双孢蘑菇及其罐头制品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90%和80%。2008年,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2133万吨,同比增长99%。迄止2008年12月,漳州已建成投产的杏鲍菇工厂生产车间,累计投资额
5、达13亿元,日产杏鲍菇已超过40吨,年产能力达15万吨,年产值15亿元,部分工厂化生产能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产业链群已基本形成漳州食用菌加工能力大,现有盐水菇、脱水菇加工企业202家,罐头企业52家,速冻企业26家,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企业20多家,食用菌机械厂3家。服务配套,漳州食用菌所需原料有一批公司专门营销,搭建菇房大棚有专业施工队伍,食用菌机械有专门生产厂家,产品销售有一支营销队伍。值得一提的是,芗城区兴宝和黑宝两家食用菌机械厂所生产的搅拌机、装袋机、装瓶机、接种机、洗耳机、切丝机、切片机、菇床等机械设备40%远销欧美,是全国闻名的食
6、用菌机械厂。13形成国内外食用菌产销基地目前漳州已形成世界性的蘑菇罐头、盐渍、烘干产品和白背木耳品市柯天明: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思路9场及物流集散地。据统计,2007年,全市蘑菇栽培面积1700万平方米,产量187万吨,产值935亿元;白背木耳16590万袋,产量7466万吨,产值149亿元;珍稀菌类1853亿袋,产量467万吨,产值331亿元;食用菌罐头、盐渍蘑菇、速冻蘑菇出口总量348万吨,货值408亿美元。漳州珍稀菇类菌包销往美国、日本,受到客户好评。韩国、新加坡、荷兰等国的客商也来人或邀请漳州菇农到其国考察,并达成菌
7、包供销意向。在交通工具方面,有汽车、飞机、火车等。汽车主要由云霄县123车队承运,每日定时发往深圳、广州、东莞、香港等地;飞机主要由厦门宏鑫空运有限公司,发往沈阳、西安、成都、昆明等地;火车主要发往南昌、杭州、上海、北京等地。漳州食用菌鲜品及加工品,经由这些地方再销往其他城市乃至国外。漳州已初步形成食用菌货销天下的良好市场局面。14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食用菌种植加工营销专业人才漳州食用菌经过40年的摸爬滚打,锤炼出一支食用菌专家队伍。他们中既有吴淑珍、林光华等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和其它院校培养出来的专家,也有杨加金、涂改临等一批自学成才的土专家,还有市农科所
8、的技术骨干。40年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