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62892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2010-2011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托里二中教务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本学期校长对教务处教学工作的要求,民汉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开展教务处的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确实提高教学质量。二、主要工作目标: 基于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纲要,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研教改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启发式、探索式学
2、习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崇开放式的,适应新教材的新型课。强化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新教师真正从学习型到创新型,老教师从经验性到科研型的转变,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工作,使教研教改工作代动全校基础工作蓬勃发展。三、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一)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度1.进一步完善并实施《教师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明确工作的重点,重视常规工作的落实,并逐步实施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2.提高教师备课工作的质量。细化备课的内容,将检查重点放在目标计划制定是否合理,教案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过程是否能体现师生互动等。
3、教师备课情况每月检查并注意及时反馈,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坚持每大周教研活动时集体备课,促进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浓厚,推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整体学科教学的水平,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定主讲人,计划要及时上报教研室,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同时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备祥案。3.抓好、批改、考4核、辅导、评价等环节的管理。教师要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的批改应及时,对学生的辅导要有效。做好学科平衡工作,建立学校优秀学生数据,实行跟踪调查,个性化辅导。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一有异常情况,任
4、课教师要迅速做出反应,该辅导的辅导,该加强的加强,切实保证提高我校的优秀率,保证优秀学生有发展的空间,为她们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优等生强化,中等生优化,弱等生迎头赶上。4.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援疆教师观摩课,教师钢笔字比赛、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教师对常规工作的认识,完善教师常规工作评价办法。5.加强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知道各自的学习目标,“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6.搞好质量分析制。制定整改措施。学期初个人课教师
5、都要认真地进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二) 完善教研组管理。促进教研组的整体优化,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1. 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承担教研任务的积极性。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承担一次教研任务教研室将教师是否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参加教研活动作为常规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2. 教研组长要认真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科学安排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要切实落实到位,教研室根据教研组的活动安排统一调控,加强监督,保证教研组活动正常进行,提高活动的质量。3. 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学大纲、教学计划和集体备课活
6、动,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倡开放式教学。(三)促成教师专业发展1. 充分利用新课程培训、新课标学习以及其他教研形式,促成全体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2. 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培训工作,主动关心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各级教研组长要根据师徒结队的原则,拟定好本组教师的培养计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于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对新教师主要进行教学常规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43. 鼓励中青年教师热心教育科研,
7、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激励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加强理论学习,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尽早出教研成果。4. 各教研组要注意培养本组的骨干教师,并注意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的同时,配合学校推出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惩奖体系,通过调查听课,学生评教,统计考试成绩等形式,帮助教师了解自己,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四)大胆进行教改尝试,让自己的教学有个性,让每堂课都精彩。(五)抓好初三(民汉),高三毕业工作: 1、 指导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8、减负增效,培养创新能力,坚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信念,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工作上开拓,在教学上拔尖,不甘平庸,不甘落后,不满足于过去的收获,不满足于一般化,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