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研究_以宝钢_上海交大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2010No11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文章编号:1000-7695(2010)01-0019-03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研究:以宝钢—上海交大为例秦玮,徐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摘要: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路径。并以宝钢和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为案例,对宝钢和上海交大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探讨了双方合作模式的演化过
2、程。研究表明,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逐步发生演化。关键词:吸收能力;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联盟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同时受到内部资源的约束,企业难以在每个技术领域都进行1引言自主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触角伸向外部知识源。从外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知识源不断获取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整合到自身的知识系统崭新的阶段。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并以此之中,是企业保持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吸收能为核心展开
3、了新一轮的角逐。2006年初,我国明确提出要把力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企业原有的知识体系及努力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度。此外,Lane和Lubatkin(199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还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产学研合作从此进入提出了“相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认为同一家企业相对不同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和大学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学习对象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相对吸收能力取决于企业之[8]不断寻求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然而,我国目前的产间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与
4、薪资政策、组织问题的相似性。学研合作缺乏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合作目标短期化,产学研合作指的是知识物化(对应产业发展)、知识传[1]缺乏中长期合作的创新目标。随着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以播(对应教学工作)和知识发现(对应科研工作)三个环节[9]及创新复杂性的日益增加,这种点对点的合作方式已难以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过程。产学研合作应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日益呈现出多样模式在总体特征上是对产学研的基本合作主体之间以及基本化的趋势。主体与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私人基金会等组织之间不
5、同合[2][4]产学研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性的跨组织关系,有作方式、合作类型的标识。从本质上看,产学研过程中的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现有的一些研究已经分析了产合作模式是一种结构功能模式,反映了产学研合作的关系。[3-5]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问题,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作为一种跨组织的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关系会受到政治、[6]演化,但是,目前的研究只是探讨了合作模式选择的若干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作为合作关系在产学研实维度及合作模式的演变路径,尚未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发生演践中的具体表现,产学
6、研合作模式也必然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化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无法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有影响,从而使合作模式的运用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效的理论支持。根据Bonaccorsi和Piccaluga(1994)的研究,产学研合本文从吸收能力的视角分析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化过作模式的性质最终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大学或科研机构参程,提出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的理论框架,与合作的组织资源、合作协议的时间长度、合作关系正式化[10]并通过对宝钢和上海交大的产学研合作进行案例研究,对理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三
7、个维度考量产学研合作模论模型进行了检验。这一研究对于如何根据企业的吸收能力式的稳定性,即大学或科研机构参与合作的组织资源越多、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作协议的时间越长、合作关系越正式,则产学研合作模式越稳定。并据此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型2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之理论框架合作、紧密型合作以及依赖型合作(如表1所示)。吸收能力(absorptivecapacity)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
8、,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学习大学、科研机构的新知识,从而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吸收能力是企业的基本学习过程,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至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吸收能力越强的企业越能有效[7]关重要。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建立在成员各自吸收能力的识别所需新知识的情况,并加以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吸先前投资上,具有累积性和路径依赖性,由知识分享和内部收能力越强的企业会倾向于以一种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来[11]沟通的组织能力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知识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