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44322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微型课题申报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太平区十二中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姓名孟爱荣性别女年龄43学历本科学科数学职称中学一级职务教师电话18641820613单位十二中学电子邮箱主要成员张伟孟爱荣课题名称初中数学作业讲评技巧研究研究周期 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即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具体分为3个阶段进行。选题缘由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到了初三,各种模拟考,阶段测试应接不暇,试卷评讲就成为了家常课,如何在初三紧张复习的最后阶段,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试卷讲评课显得尤为重
2、要。 试卷讲评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反馈、矫正、激励等功能,而且通过试卷分析和学生答题分析,可以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从而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和思维体系。教师也可以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进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学中薄弱之处,进行及时的教学补救。同时教师可以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评”是“考”的后续工作,“评”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的目标的达成度。为了解决试卷讲评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方面作过一些尝试和探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感到只有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管齐下,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拓展,注
3、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研究对象及范围12中学初二全体学生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刘兼,孙晓天.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杨春茂.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王飞君.突破题海战术重视解题后
4、的反思[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7(4)[5]段训明.增强反思意识,优化思维品质[J].数学通报,2003(6).研究目标和内容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首先对数学作业讲评课做一次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发掘数学作业讲评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其次,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上好试卷讲评课的最佳方案。最后,构建起一套科学、规范的作业讲评课的具体操作模式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使试卷讲评课教学效果最优化。.研究内容(一)优质作业讲评课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12中学目前作业讲评课的现状;2、12中学的数学师资现状; 3、12中学数学作业讲评课课前准备现状; 4、12中
5、学试卷讲评课课上教学现状; 5、12中学作业讲评课课后反思现状。(二)优质作业讲评课的实验研究 平行班进行比对实验;(三)优质作业讲评课课程体系构建 1、课前准备时: (1)分析数据 (2)分析试卷 (3)分析原因 (4)分析学生 (5)给学生自查、互查的时间 2、课上进行时 (1)作业讲评要突出重点 (2)作业讲评要注重分类化归 集中讲评 (3)作业讲评要适当地将题目进行改编或拓展 (4)作业讲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作业讲评要提炼思想 (6)作业讲评课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的培养 3、课后要注重反思梳理、巩固检测 (1)作业
6、讲评课后教师要重视课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2)作业讲评课后要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总结反思 (3)作业讲评课后要注意缺失知识点的巩固研究方法和思路(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2)调查分析法:深入各班数学教学课堂,做一次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发掘作业讲评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作业讲评课要注意的原则。(3)实验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积累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作业讲评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一轮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
7、,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堂研究服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和步骤(一)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1、相关理论研究 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在借鉴其他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本课题研究的视角和内容,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2、完善课题设计 听取有关专家对研究设计的可行性建议;同时对课题设计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使本课题研究在兼具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研究实施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