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

ID:38136696

大小:617.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_第1页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_第2页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_第3页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_第4页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客与文学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博客与文学的碰撞——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叶剑松↓鲜出炉的余华文章,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得到余华本人的回答,显然是一、余华博客,交流至上幸福的读者。有网友以原始人做比“,没想到可以和您这样接近。原始人围坐在篝火旁,能讲故事的人是他们的生活中心,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讲述者“逝者已去,生者犹在。李兰撒手归西,走上漫的魅力他们可以亲切地感受,而网络时代,我们有漫阴间路,在茫茫幽灵里寻觅宋凡平消失的气息,了这种方式。”把余华形容为“篝火旁能讲故事的已经不知道两个儿子在人世间如何漂泊。”这是那个人”,此语也被余华认为是自己得到的最高评2006年3月14日余华博客

2、上的首段文字。虽然只价。是33万字中的短短5000字,然而这却是期待了一作为第一个在新浪上开博客的作家(2005年9年之久的读者们第一次接触《兄弟》下半部的作月20日),两个月内他的博客点击率超过13万,其品。仅一天时间,此文的阅读点击率已逼近3万,中一篇《一个作家的力量》,一周左右点击率超过留言也达数千条。接下来的几天内余华又连续贴一万,读者评论有80多篇。这让余华觉得十分过了两篇新作连载,这一做法很快在读者和网友中瘾,他感叹说“:书能一下卖这么多吗?”要知道,第掀起了又一波《兄弟》热潮。网友在小说片段的留一个吃螃蟹的余华,可是在创作《兄弟》下半部的言中提到:关键时期分出精力建博

3、客的。难怪作家陈村会劝“作为一个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无数次幻想说他“:放着《兄弟》的下半部不好好改,弄什么博客着自己能有一个兄弟的情景,余华先生笔下的异姓呢?博客是好玩的么?网上的所有东西,不更新就兄弟之间的真情,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深处败了,一个小说家,哪有那么多精神常常照顾这东所渴望的一种情感,至少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是用西?”而面对这样的质疑,对博客颇为着迷的余华我自己的情感在阅读《兄弟》,所以经常被其中的情这样解释他对博客的理解“,我一生没有写过日节所打动。”记,也不想把博客写成私生活,通过新浪这个平“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余华开始力不从心了,有台,和读者有一些直接的交流,这对

4、一个作家来讲一笔带过的痕迹,很多东西太理想化了。比如顺利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是感性的,读者也是感性的,有了工作,有了工作然后就有了工资,有了工资就我想把它做成一个精神上的博客。”买衣服吃面买眼睛,把这些生活小问题搞定了之余华除了在“文学随笔“”、艺术随笔“”、往事散后,余华再把笔转向重点叙述。这太直白了,加点细文“”、域外印象“”、前言和后记”等栏目中贴出一些节在上面也能稍微掩饰一下剧情的单调和乏力”随笔之外,还开设了“互动”与“篝火论坛”等栏目,在博客上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有人给博客下喜爱余华作品的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新了三层定义:1.博客是日记。2.博客是媒体。3.博客文学与

5、传媒139视觉人文是人!如余华谈到的“:在博客上,我开始学会和陌局,它将尽可能地改变人类社会原本信息不对称生人交往。大家互相尊重,这是前提,这样我们才的现状。”科学如此,文学亦有相同之处。中华古语能坐到天亮,否则日出前就不欢而散。我喜欢博客有云,即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这样的地方,单纯和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博客攻玉”。由此可见,相互启迪,开拓思路,是学术交本身就是余华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创建了一流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我们的作家们很多却还个他自己希望拥有的与读者沟通的渠道,何乐而在闭门造车,即便再多的谴辞造句也很难弥补缺不为呢?乏交流和社会共鸣的硬伤。因

6、此余华的博客,不论其最初出于什么目的,而当博客出现的时候,我们忽然欣喜地发现在现今来看,都可以算作是文学和博客的一场强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和平台,我们不再抱怨现代强合作。作为一个传统作家,余华更多的看重的是化的生活和高速节奏让我们无暇也无处去倾听和博客作为交流载体的自由性。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倾诉。或许,发表作品对于作家而言不是大问题,多了一个和自己喜欢的作家平等交流的机会。余而一般网友写博或者评论别人的博客很重要的一华在一口气发了三篇《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个因素就是自我的模拟“发表”,哪怕是在圈子里《大仲马的两部巨著》、西·伦茨的《德语课》后,惊喜亦可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进一

7、步催发了文字地发现很多热心网友的讨论和留言,随即在博客和性情的张扬,自由精神和自由表达在此一点点上开辟了一个栏目:互动,从网友们的讨论中选出彰显。许多学者形容这种博客传播的方式为“零进几个代表性问题拎出来单独作答,比如10月8日入”门槛,主要就是指博客作为一种媒介,不再是《互动:对虫子说》中,从昵称叫“虫子”提出的对哈高高在上的,而是人人可以接触的,这也是丹·吉金作品的个人喜好扩展到作家和批评家的区别上尔默的自媒体概念的含义之一。来,就此与网友进行交流。除了文学性的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