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ID:38136228

大小:83.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_第1页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_第2页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期2006年1月No.1Jan.2006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陈光培【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重庆400050】[摘要]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必须明确教育重点,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落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全面实现国家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关键词]中小学生

2、;道德教育;教育内容[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6)01-0021-02教育的使命在于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节、一件小事做起。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练就报效祖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国、服务社会的基本综合素质,使之既享受成长的幸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构建由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组福,又关注祖国未来的发展。成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奠基。[1]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2民族精神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基的未来,他们正处在思想道德萌芽和发展阶段。加强中人们常说,中华

3、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到底小学生道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和民族兴旺“伟大”在何处呢?要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具有诚信发达的需要。为本的社会行为观、以义取利的道德价值观、和而不怎样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同的族类和谐观、修身为本的人格追求观、兼济天下下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充满生机的思想道德教的历史责任观、乐天守道的终极道义观。[2]为人民服育氛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学校是思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热爱科学、热爱劳动、革命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应时英雄主义、

4、革命人道主义以及新型的社会公德、职业道代发展的健康轨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利德和家庭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民用学校内外的有效资源,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族精神是在不断提升和发展的,因而要充分赞许属于德水平。本民族特质并使本民族复兴的与时俱进的精神。3道德法制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保障一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三大重点”道德教育是伴随每一个人一生的教育。没有了道德,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精神价值是道德教育最崇高的使命。[3]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文化1爱国主义是中小学生思想道

5、德教育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一个社会人对于自己的祖国形成的一多元、文化嬗变的现象日益突出,人的行为模式改变着种最原本、最真诚、最稳定的一种意识形态。爱国主义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而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又改变着教育不是一种空洞说教和政治修饰,它有具体的内容、人的行为模式。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形态和层次。对中小学生而言,它不但是对国家民族的未完全形成,学校教育必须弘扬道德主旋律,用国家关光荣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而且是对社会的关注、对美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规范要求,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好生活的憧憬、对生存的执著和人

6、与人的亲善,是健康化和民族精神感化引导学生。同时要正确处理道德与法的荣辱美丑爱憎观。爱国主义教育应从爱家乡、爱学律法规的关系,正确处理法律法规与日常学习、生活中校、爱老师、爱同学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的规章制度的关系,通过《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收稿日期]2005-09-10*陈光培,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洛杨渡村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40005022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的贯彻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学生在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

7、奠定基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汲取教材中思想道德的养分;二是要积极有效地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以课程二在教育原则上,应遵循“三个贴近”标准和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培养“六个具有”①的人才;三是要构建充满生1贴近学生命性和时代性的校本课程,铸造健康而纯洁的学校文这是思想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青少年的身心发化,形成向善的、审美的、启智的、舒展灵性的校园展尚未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精神。在不同年龄段和在不同家庭环境、生长环境、教育环2学校文化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都呈现出不同的思

8、想道德特征。思学校文化是学生思想道德生长的土壤。外显的文化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成为成人观点的嫁接;思想道环境,如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德教育的方式不能成为成人的强制行为。道德教育,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广告牌、语言牌、标语应该实现向“人”的回归。这种“回归”的实质,就是牌,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养料。而内隐的精神追求,满足学生精神、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