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

ID:38135428

大小:779.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_第1页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_第2页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_第3页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1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1Vol.172009年2月JournalofHulunbeierCollegePublishedinFebruary.2009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于群(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摘要:训诂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必须运用的一门基础学科。今天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仅就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进行简单扼要而又通俗的论述,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运用它。关键词:训诂学;古书;作用;实用性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01(2009)01-059

2、-03古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时代曾到达的释过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未作注释的。作智慧层次,是前人留下的一笔巨大而又珍贵的精了注释的也因注释已久、注文古奥而令今人难以神财富。我国是文化发达的古国,几千年来流传理解,况且前人注释或有注而未详、或有详而多下来的古书可谓浩如烟海,我们有必要去批判地误,因此,要想真正读懂古书,必须要靠我们自继承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时代久远,己去实践。语言有古今之分、方域之别,试图解读它们的现(二)古代典籍多注,需要借助训诂学判断代人难免望而生畏,读来也必会存在重重障碍,以已注过的古书中,常有注释纷繁、难以取舍致理解上的困难。正如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

3、一》者,如果没有训诂学的知识,阅读时仍感困难。如所说:“故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义理以《诗经》为例,毛传、郑笺时互有分歧;孔颖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文古人之达正义则分别解释,阐扬发挥,但多不加可否;朱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熹《诗集传》时出新解;清人、今人的注解更是也。”而训诂学正是“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聚讼纷纭,见仁见智。其它古书也均有此类大道语”,“辨物之形貌”的利器,因此,阅读古书的任多歧的情况,如果读者没有训诂学的知识,是难务便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训诂学的任务之一。以取舍去从的,何谈真正理解古书之本意。一、必须运用训诂学才能顺利阅读古书的原(

4、三)正确使用工具书,需要借助训诂学辅因助有这样一种看法:既然历代学者已经为我们字典、辞书所释,是字词在备用状态下的意作了大量的训诂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训诂材料,那义,一个字头下往往罗列出几种乃至几十种意义,么我们阅读古书时参考已有的注释、查阅字典就但我们借助辞书要检索的字词是在具体语言环境完全可以应对,不必学习训诂学知识。实际上这中的特定意义,如果没有训诂学的知识,不免取种看法是片面的,是否掌握训诂学知识、掌握的舍失当。同时,字典、辞书也有误释、漏释、失程度如何,阅读古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不一收词条等情况,这就更需要运用训诂学知识去辨样的,具体说来,原因有三:识了。(一)古代典籍无注,或

5、注释已久,注文古二、阅读古书之途径奥,需要借助训诂学解读今人阅读古书可谓困难重重,但我们不能等我国古代典籍十分繁富,前人及前代学者注别人将一切古书都注好了才去阅读古书,而应主收稿日期:2008-09-21作者简介:于群(1977-)男,汉族,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训诂学、写作学。-59-动运用训诂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违礼敛子”的结果。其中“岂不可”郑玄注:“言去探究。具体说来,运用训诂学顺利阅读古书应是岂,于理不可,不许也。”可见“岂不可”应该分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作两句来读,先说“岂”,是表示怪拒语义的叹词,(一)准确理解古书词义应标感叹号,“不可”是明确表

6、示不答应的意思,应古文献在被抽象的文字符号记录后,便成为标句号。整句应为:周公曰:“岂!不可。”一种客观的、独立的存在。由于时空的距离和历上例可见,不能正确分析句读大多是由于不史环境的变化,语言也在发展中形成古今之异、方能正确理解词义或不懂语法造成的,明确古书句言之别。词是语言中的最小的表义单位,是构成读,可以通过分辨词语的本义与引申义、辨别通语言、表达意义的基础,只有把词义弄清楚,才假字、辨别实虚词、区别同义和近义词、区别单有可能理解古书的内容,而训诂学恰恰是围绕着音和复音词等途径来进行,而这些方法都源于训解释词语这个最为核心的内容。戴震在《与是仲诂学的解释词义这一主要内容。明论学书》

7、中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三)恰当分析古书中的语法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通其词,由词传统语法学,或者说传统的词法分析和句法以通其道。”戴氏此言可见,词义是否明确对于读分析,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解释词语,因此,讲解懂古书、理解文意是何其重要。语法成了训诂家的任务,分析语法也一直是训诂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赐之彘肩。’学的重要内容。语法是构词规则和用词造句规则则与一生彘肩。”其中“生”字,若果按照“生熟”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