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

ID:38133643

大小:660.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_第1页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_第2页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_第3页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_第4页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香言月开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一一-JOURNALOFCHONGQINGTHREEGORGESUNIVERSITY2007牵第'1穷第23春一一-No.1.2007vo1.23.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音义关系初探刘兴均(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林541004)摘要:本文试以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为例,说明反映具体而特定之物的词即名物词是有得名之理据可寻的.这三种语言动物类名物词的词源义或者说构词理据可以从词音与意义的联系中探明.其联系有四个方面:(一)词音模拟动物的叫声;(二)词音描绘动物的形态;(三)词音反映动物具有的内在属性;(四)词音体现动物所处

2、的生活环境.关键词:汉藏语系;动物类名物词;词源义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07)01-0070-05一、引言“名物是古代人们从颜色、形状(对于人为之器来说是指形制)、功用、质料(含有等差因素)等角度对具体特定之物加以辩别认识的结果,是关于具体特定之物的名称。”[11(22)名物体现了先民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领悟以及对万物的类别属性的把握。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以名称的形式直接反映对象的。在某一特定的时代和地域所指一般是单一的。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排除有一个名称兼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的可能。例如:弓,既可以指称弓箭

3、之弓,又可以指称“车盖盖燎

4、词。名物词不等同于名词,名物词固然是名词,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是名物词。这正如说中国人是黄种人,但不能说凡是黄种人都是中国人一样,因为黄种人还有韩国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等。名词中有事名词,有物名词。古代与朝觑、祭祀有关的名词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事名词,显然不是名物词。职官和亲属称谓词也是不能看作名物词的。也不能说凡是物名词都是名物词。例如:“兵”,在古代是指兵器,但它的所指外延比较宽泛,内涵却不很具体,也就相当于《荀子·正名》篇中提到的“井名”,这类物名词也不能看作名物词。华夏诸族先民对某一类物体命名时,用什么样的语音指称什么样的物,必包含人们对它的感受、体验,

5、并把这种感受和体验转化为听觉形象,以确定的语音形式将这种感受、体验固定在社会集团的交际之中。刘师培在《正名隅论))中指出:“夫物不自名,名起于言,言起于意,意起于心。人心有感物之能,心物相感,则致我之知以及于物。所感既多,随物因形,各从其类。”[21(1417,章太炎亦指出:“语言不凭虚起,呼马而马,呼牛而牛,此必非态意妄称也。诸语言皆有根,先征之有形之物则可睹矣。"[31(25)刘氏所说的“心收稿日期:2006-09-12作者简介:刘兴均(1956-),四川宣汉人,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三峡学院和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韩国国立顺天大学客座教授

6、.-70-srjp,=峡学itt*报2007年第1期物相感”,与《荀子,正名》篇中提到的“缘天官以来自于对鸡打鸣时的摹仿。辨同异”的观点吻合。章氏所说的“诸语言皆有根,’,鸦,章太炎指出:“何以言鸦,谓其音亚亚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切名物皆有来源。[41试以汉[31(25)可见汉语是直接摹仿乌鸦叫声的。壮语和韩语语、壮语与韩语动物类的名物词为对象,对它们反同样也是摹仿乌鸦的叫声:壮语为a:24161(1-2),川东映出来的音义作一初步探讨。一带小孩做游戏,摹仿老鸽(即乌鸦)的叫声与此二、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的音义关系同。也与壮语的a:55指人张开嘴

7、巴发出的声音【6](1-2)壮语与汉语的亲属语言关系已被少数民族语相似,故以a:24来指称该鸟显然属于摹声。别称Y言学者和人类学者所证明。同属于汉藏语系。韩语ok33ka:24[5](519-540)Yok33为鸟之总名,ka:24亦却非汉藏语系,按谱系分类法应属于阿尔泰语系,为摹仿乌鸦之声,Yok33ka:24意为“嘎嘎叫的鸟’,。但韩语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与汉语发生了密切的接韩语把乌鸦称为7)[0[-?I[kkamaky],而乌鸦叫拟触,韩语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汉借词。本文主旨不音为:))fQ[kawok][6](1001)1)[Of在现代韩语在证明这三种语言

8、的同源关系,而是要论证这三种中还指黑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