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

ID:38132109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6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_第1页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_第2页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_第3页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_第4页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敬畏伦理与人性善恶郭淑新一、“敬畏”、“敬畏伦理”概念释义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出现了令人堪忧的道德滑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却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衡、能源的危机;随着人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却使得人类犹如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面临着灭顶之灾……人类之所以陷入如此的境地,究其根本原因(之一),则是由于现今时代的人们缺失了敬畏之心。敬畏之心的缺失,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使得人们不再信奉“头上三尺有神明”的古训;不再敬畏客观的规律、神圣的法律、高尚的道德和至高无上的生命;不再拥有一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的“戒

2、慎恐惧”之心。今年4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应干干净净干事,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常思贪欲之害)、程序意识和民主意识。日前,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也强调,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9月6日《新华网》)不仅干部和领导干部应具有敬畏意识,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拥有敬畏之心。“敬畏”一词的含义是既敬重又畏惧。“敬畏”既是一种

3、道德情感,也是一种伦理规范。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也就是说,最初的伦理不是由于爱才产生的,而是在“害怕”、“敬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此意义上说,没有“敬畏”,就没有伦理,敬畏既是伦理的基础,也是伦理的内涵。对具有神圣性的事物或力量的“虔诚”和“畏惧”,产生了最初的“道德”或“善”。换言之,伦理起源于人类对某些与自身生命攸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这种建立在“敬畏”基础上的伦理,亦即“敬畏伦理”。“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神秘性对象时形成的警示、约束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它通过确

4、立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神秘性对象的信仰和敬畏,赋予人类以善良的品格与美好的德性。“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类“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发的是一条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可见,敬畏不是愚昧、委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具有必然性或神圣性意味的事物或对象的敬畏与认识,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境界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对敬畏这种道德情感和伦理规范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

5、对人的为所欲为、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等病态的痴狂加以合理的限制与规约。伦理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毋庸讳言,社会发展的原初推动力是原始状态中的人的求生欲,求生的欲望必然导致对可能威胁自身生存的事物和对象的“恐惧”和“敬畏”。这种恐惧感和敬畏感迫使人与人之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达成各种各样的协议——5建立一些保证人类能够互相帮助、彼此和睦,以维持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则(“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些最初的“规则”即是最原始的伦理规则,亦是最原初的“敬畏伦理”规范。原始的初民们,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人类自身生命等神圣对象的敬畏,才

6、集结成群,彼此规约,依靠群体的力量与外界自然力抗衡,以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也正是由于对各种具有神圣性和必然性对象的敬畏,人类才在敬畏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索各种奥秘,从而使得神话、宗教、哲学、伦理学、科学等文化形式得以诞生。对秩序与和谐的敬畏是人性之使然,人性中蕴涵着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诉求,因为秩序与和谐意味着有序、平稳、和平与幸福。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这种对秩序与和谐的敬畏之心,规范、警示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曾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

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首畏是“畏天命”(《论语·季氏》),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朱熹特别强调“君子之心”应“常存敬畏”;《大佛顶首愣严经·卷四》主张:人们应“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最值得人类敬畏,那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德国现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敬畏的是“世界本身”:“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