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ID:38127803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6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_第1页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_第2页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_第3页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地理学研究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广泛的、开放的系统,这也正是新的课程理念提出“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只有在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的地理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地理;只有在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的地理课堂,才能使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教室和教材;只有在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的地理课堂,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更活跃、思路更开阔。一、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中学,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2、,在学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乡村和城市这个问题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分别让县城的学生和乡村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和家庭生活,比较城乡景观差异。无论是县城的学生还是乡村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言,提供大量的图片展示了自己的生活,并自觉的合作学习,这就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充分交流,实现了知识的优势互补,提高了技能,从而确保了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生活走进课堂,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我县2000——2006年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为2006届新生布置了小作文《小学六年,看学校的变化》

3、。面对这一题目,学生们有亲身经历,作文写的详实感人。有的写过去平房校舍冬天冻得手拿不住笔,现在住进了宽敞温暖的教学楼,开心极了;有的写旧操场下雨成泥塘,刮风如战场,新的塑胶操场漂亮、整洁,风雨无阻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我为这篇作文上了一节展示课,课上学生热情洋溢地朗读了自己的文章。抓住这个时机,我们及时引导:办学条件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这样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办学条件的改善,也表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学生们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出了大量的事例。课后同学们对作文做了修改,很

4、多同学在文章中都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建设成就的自豪,并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把家乡,把祖国建设的更好。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地球的运动》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把学校四季作息时间表发给学生,让他们比较,要求学生分析成因。这么熟悉——天天用,又那么陌生——什么原因?这与地理有关吗?同学们被吸引住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很快结合本节知识揭示了成因,本来是最难理解的问题,学生们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了。我们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及时引导:这样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时时存在,只要同学们注意观察就能发现,哪位同学发现了,就写

5、小条交给我。此后每天我都会收到一两张小条。简单的,我们随堂解决,与教材相关有代表意义的,作为课题进行专门研究。这种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地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现在,新闻中的突发事件,家乡的变化,生活中的现象都出现在学生的纸条中,成为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处处皆地理,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二、让大自然走进课堂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既获取知识,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利用我们农村校的优势,每年都组织学

6、生成立天气小组,校园植物小组等,记录每天的天气,观察记录校园中植物的变化,制成全年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变化图表,并把每届学生绘制的图表都积累下来。在学习有关《气候》的内容时,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植物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以及气候的冷、暖、干、湿等状况是存在着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的。学生根据本地的气温降水特点,气候变化规律,进行自主探究,完全是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章的内容的。可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可见资源,建立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能使知识得以升华。另外,在“地球”部分教学中,我们还把校园中的旗杆作为

7、观测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标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有地理,学习地理能指导我们的生活。让大自然走进课堂,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和创造能力。蓟运河是宁河县的母亲河,古有“穷宝坻,富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的说法,当时的宁河靠蓟运河便利的水运,获取了丰厚的盐业收入。现在学生眼里的蓟运河的河水浑浊恶臭,已经被污染了,但谁也没有去观察研究过污染的源头在那里?为什么我们只在夏天能闻到臭味?在学习了河流和湖泊一节之后组织了“家乡的河流——蓟运河”的专题考察,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观察蓟运河,查找资料,找长辈询问,不仅了解了蓟运河在宁河县发展中的作用,还找

8、到了河流的污染源,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利用途径的合理化建议,还有同学直接到环保局和污染单位去反映。有两名学生的小论文发表在宁河期刊《七里海》上。现在同学们无论走到那里,都会主动观察,用科学的环境观分析、研究、评价我们生存的地理环境。三、让社会走进课堂社会是地理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