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27681
大小:395.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约翰逊不动杆菌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316·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3月第32卷第3期ChinJEpidemiol,March2011,V01.32,No.3约翰逊不动杆菌研究进展田国忠崔步云【关键词】约翰逊不动杆菌;病原学;致病机制ProgressinreasearchOnAcinetobacterjohnsoniiTIANGuo-zhong,CUIBu-yumNationalInstituteforCommunicableD妇e珊eControland№m幻凡.Chinese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
2、tion,Be聊ng102206,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UIBu-yun,Email:cuibuyun@icdc.cn【Keywords】Acinetobacterjohnsonii;Etiology;Pathogenicmechanism不动杆菌属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是由于能够引起人类的疾病⋯,而且也与不动杆菌属中各菌种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有关,例如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iohnsonii)在污水和污物处理磷化合物的降解和碳链分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J】。引
3、起人类致病的不动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烧伤感染、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中,医院感染性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是不动杆菌属引起的最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死率为32.O%,体弱者多为混合性感染,病死率更高¨l。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b】,而约翰逊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约翰逊不动杆菌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1.病原学:(1)生物学性状:约翰逊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呈短杆状,单个排列,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含有脯氨酸琼脂培养
4、基和血培养基,有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在35℃孵育24h形成直径为1.2toni、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和光滑湿润的白色半透明菌落,良好培养基为多磷培养基【6’。该菌能够耐受的盐度范围是O%一5.O%,在无盐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生化反应特征:过氧化物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能力有或无,不发酵糖类,氧化酶、柠檬酸试验、接触酶、明胶液化、尿素酶、VP和MR均阴性,不产生吲哚和H:S【2。“。琥珀酸钠和乙酸钠是约翰逊不动杆菌的良好碳源,约翰逊不动杆菌在O.5144g/t,的琥珀酸钠培养基上能够使马拉硫磷快速降解和细菌成倍的生长⋯。约翰逊
5、不动杆菌具有Fe和ze的氧化酶(双加氧酶二酮裂解酶)活性,能够催化乙酰丙酮的2,3位C-C裂解生成等摩尔的醋酸和丙酮,Fe2+是酶促反应必须的金属离子,乙酰丙酮对动物具有神经毒性和免疫系统的损害⋯.1I】。IX)l:10.3760/cmad.issn.0254—6450.2011.03.025作者单位:102206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作者:崔步云,Emaii:cuibuyam@iede.∞·综述·对约翰逊不动杆菌研究最深入的是其聚磷与解磷特性及其机制。该菌在有氧条件
6、下通过依赖三磷酸腺苷(ArP)供能,经高亲和力结合蛋白转运系统,在菌体内聚集高于菌体周围环境6~10倍的无机磷[(0.7±O.2~9)mm01],菌体的含磷量达到菌体干重的6.0%一15.O%““。磷的摄取是通过磷与二价阳离子(严格依赖于Me+、Ca2+、№”、C02+)耦合,经质子动力学摄取金属耦合磷“”。约翰逊不动杆菌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尽管其蛋白酪氨酸激酶催化过程与真核细胞相同,但染料木素、槲皮素、甲苯磺酰赖氨酸氯甲酮、钒酸盐、血管紧张素Ⅱ以及磷酸化合成的底物如多聚Glu和Tyr对真核细胞激酶有抑制作用,而对
7、约翰逊不动杆菌酪氨酸磷酸化没有抑制作用““,在其蛋白酶分子上存在着多个反应位点,分析其氨基酸序列提示其与细胞的辨认和细菌的致病性有关,酪氨酸自身磷酸化具有可逆性““。在醋酸和无氧条件下,80.o%~90.O%的细菌内多磷降解为单磷,多磷的降解是由多磷酸酶、多磷:AMP磷酸转移酶和腺苷酸激酶协同催化的结果,其活性需要Me+参与。在O.3mmol/L一氧化氮环境中,醋酸的摄取、聚6一羟基丁酸的形成、葡萄糖的利用和ATP的形成等因素作用下解磷过程被强烈抑制““”]。(2)分类与分型:既往对不动杆菌属的分类命名多而混杂,例如双
8、球菌属、Herella菌属、奈瑟菌属和莫拉菌属等。目前定义为假单胞菌目、莫拉菌科、不动杆菌属““。1986年Bouvct和Grimontll2,19]通过DNA.DNA杂交技术将不动杆菌种进行了基因分型,该分类方法有利于不动杆菌属的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广泛使用此命名和分类方法,至今已定义了30多个命名和未命名的菌种Ⅲ3,其中与临床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