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儒家文化与近代科学_李约瑟之谜_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第4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27期No142003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SumNo1127§儒学研究§儒家文化与近代科学———“李约瑟之谜”再思考12郑晔,杨世文(11四川大学政治学院;21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摘要]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诞生,已经成为中国知识界在反思传统文化时必须面对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儒家理论中有许多观念
2、,影响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生活。儒家的政治伦理学、社会分工理论、知识论、实践论对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儒家哲学体系中,缺乏对自然现象的终极探索,缺乏对科学原理的系统总结,更谈不上对科学价值的阐扬,对科学发明、创新的奖进。因此,儒家观念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是相当有限的。[关键词]儒学;近代自然科学;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B22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766(2003)04-0045-06在整个20世纪,“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自然的影响主要在民间。佛教着眼于来世,以人生
3、为科学”一直是中国知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早在痛苦,故对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科学技术不太留1915年,任鸿隽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意。道教求长生,追求肉体生命的不灭,故汲汲一文①,从此掀起了一场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于内外丹的修炼,其理论体系之中不乏涉及科学科学”的讨论。英国李约瑟博士倾30多年的心与技术的内容。但是,在中国正统文化眼中,道血,撰成《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对中国传统科教与佛教同属“异端”,其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学和工艺方面的成就进行总结,认为“倘若没有的影响实在有限。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科
4、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体学观,必以儒学为着眼处。本文从儒家思想入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手,探讨几个重要观念,这些观念涉及儒家社会术和罗盘针,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消灭欧洲的分工理论、知识论、实践论、政治伦理学等方[1]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但是,近代科学面,以揭示科学在儒家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希望毕竟诞生在欧洲。对这一现象,李约瑟曾多次加对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自然科学”这一经以探讨,认为地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是造典性的问题有所裨益。成近代科学不能在中国诞生的
5、主要原因。一、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内圣外王这一讨论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世纪,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②。儒家学说是一种政治伦理哲学,儒家的最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三教”之称。政治理想,是“内圣外王”,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学,佛教、道教总体特征。①《科学》卷1,期1,页8-11,1915年。这是必须说明的是,所谓“中国无科学”,是指中国没有伽利略以后勃兴的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体系而言,并不是说中国没有传统科学和工艺方面的成就。②中国学者如沈锐、冯友兰、梁漱溟、张申府
6、、钱宝琛、竺可桢、唐君毅、李泽厚、刘再复、何新、林文照、范楚玉、林毅夫、冯锦荣、傅祚华等,外国学者如马克斯·韦伯、李约瑟、席文等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看法。[收稿日期]2003-04-09[作者简介]郑晔(1967-),女,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杨世文(1965-),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古籍所副研究员。·46·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27期[2]儒家创始人孔子以“仁”为至德。仁,从人为一切,即所谓“为己”之学。所以,后世儒从二,讲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它以“亲亲”家更重视“内圣
7、”之学,而对“外王”之学少有为出发点,推及“尊尊”、“孝悌”、“忠信”。孟关怀。特别是唐代中期韩愈写《原道》一文,鼓子将孔子的道德学说条理化为“父子有亲,君臣吹孟子是孔学衣钵的嫡传正宗,提出“尧、舜、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学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承独尊地位确定之后,“立德、立言、立功”被儒的所谓“道统”论。他对比了孟子、荀子之学,家士人当作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形成“内圣外认为孟学“醇乎醇者也”。在《读荀子》一文中王”的儒家政治文化特色①。认为荀学“大醇小疵”,尊孟抑荀
8、。宋代理学家“内圣”之学主要在于正人心、息邪说、距从理论上阐扬“道统”,发展孟子“内圣”之学,行、放淫辞,属于治心、修身之学,即“仁将其进一步与“外王”之学分离,明确提出内本学”。“外王”之学主要在于安天下、定祸乱、建外末,修身为始,治平为终的观点。事功,属于“礼学”。相对而言,在先秦儒家中,总之,在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系中,孟子以发挥“内圣”之学为主,而荀子则立论多我们看到的是对“内圣”的重视,对个体道德修在“外王”之学。在后世儒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