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43858
大小:516.74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02
《直面李约瑟之谜学术自治与科学革命游五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直面李约瑟之谜:学术自治与科学革命游五岳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2007级金融学院本科生,电子邮箱:wuyue_bb07@yahoo.com,cn,通讯地址:中央財经大学金融学院,100081。作者感谢易声宇同学、徐琨同学在本文的准备过程中提出的批评与建议,当然所有谬误由本人自负。摘要:近代科学能够冲破神权权威的束缚在西欧兴起,并在缺乏技术需求刺激的情况下带来连续两个多世纪理论创新的高峰,得益于独立于宗教和政治的学术自治领域的建立,它保障了学者们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自由,而西欧多元政治权力中心的相互竞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宪政传统是学术自治领域形成并保持的深层原因。中国长期的王权专制则
2、阻碍了民间学术自治权的形成,相反,科学知识的生产长期是在“官守学术”的制度下进行的,这不仅使中国科学研究的“实用化”、“技术化”倾向严重,也导致社会创造力的逐渐枯竭,科学知识积累在长期趋于停滞,而只有在政治权力多元化的时代才有科学理论创新高峰的昙花一现。关键词:科学革命学术自治官守学术政治权力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学界对于“李约瑟之谜”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李约瑟本人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所提出的,即“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住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维萨留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
3、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它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李约瑟,1990)李约瑟1944年在一篇名为《中国之科学与文化》的讲演中,还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即中国为什么在公元14世纪以前能够在实用科学和技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面,但却为什么在14世纪之后西方走向实验科学之后而远远地落后于西方。近年来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讨论大多集中于李约瑟之谜的引申问题,如“工业革命包括现代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只发生于西欧而不是中国”、“为什么在18世纪中期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中国和西欧却在此后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分流”等,如Elvin(1973),Diamond(1999),姚洋(2003),张宇燕和高程(20
4、05,2006),陈平(2002),艾德荣(2005),文贯中(2005),韦森(2006)等。本文集中讨论科学革命的发生条件,即“狭义”的“李约瑟之谜”。虽然科学革命并非工业革命的前提,但正如Mokyr(2002)李约瑟在提出他的问题时,审慎地画下了这张中国与西方在长达2500多年内科技发展示意图:图1-5000500100013001500170019002000中国与西方科学发展示意图(A:西方;B:中资料来源:胡菊人,1978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在于,中国维持了连续稳步的缓慢增长过程;而西方则曾经突然跌落并长期停滞在谷底,在1500年以后科
5、技发展突然开始高速增长,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保持了这种迅猛态势。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在这几个世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金观涛等人(1982)统计了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这两千五百年内中西方近两千项科学技术成果并将它们分为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技术三部分,分别对中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里科学技术成果的净增长作出了统计,以下是西方1500年到1900年各类成果的表现:与林毅夫(2006)所指出的,科学革命却使得工业革命得以持续下去,使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木进步不致于昙花一现,因此“真正使得中国从宋朝以来的长期领先迅速转变为近代的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林毅夫,2006)
6、。3关于图I〜图5的数据资料来源及其统计方法详见附录1。Curveof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o—Total―o—Tech—o—Theory―o—ExpCurveof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inWesternCountries{1800-1900)―o—Total―o—Tech―o—Theory―o—ExpTime从以上两幅图可以看出,从16世纪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中期,西欧科技发展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由科学理论的大量出现所带动的,同一时期科学实验也呈现增长态势,而18世纪中期开始,技术也开始加速增长,整个
7、19世纪技术、科学理论和实验齐头并进,使西欧科技发展曲线急速攀升。16世纪开始科学理论和实验的加速与18世纪中期开始的技术起飞显然分别与西欧两场重要的变革有关——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然而技术起飞远在科学理论起飞之后2个多世纪,并且大量研究表明,科学革命并非工业革命的前提,实际上“19世纪前技术很少直接得益于科学,它们的目标与方法也没有多少共同之处”(E.E.里奇、C.H.威尔逊等,2003),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并形成循环加速机制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North,19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