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

ID:38124364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6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_第1页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_第2页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_第3页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11-01-2521:06:44作者:未知来源:尤旭东的博客--------------------------------------------------------------------------------  [免责条款:本站发展的宗旨是成为价值投资者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专业价值投资平台,凡依据这些文章资料和数据进行操作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请投资者自行承担,均与本站无关。投资者应负责独立核实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

2、--------------------------这个世界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憾,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在资本市场,利益与道德,始终在激烈交锋。尤其是贪婪的原罪,它扭曲人的灵魂,让人坠入无尽的深渊,在资本市场的汪洋大海上迷失方向。  这片大海是如此的诡谲,有时一块儿大石头扔下去,泛不起半点涟漪,又有时一颗小石子,会使波浪滔天。  交易痕迹?一眼就看出来了  现在的资产管理业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玩法变了,但主要还是那群人,不过少了些老人,多了些新人而已。  坐庄操纵股价的做法都已经过时了,有实力的机构

3、投资者可以玩的更大,比如先持有一家垃圾公司的股票,然后打通相关高层关系,把它包装成一个香馍馍。  以前我们跑上市公司,要上下打点一番才好开口:想做下你们的股票。后来坐在办公室等电话就好,陌生号码一般不接。  整个基金行业的监管是从2006年开始收紧,那时候基金公司就已经有一套防火墙措施,甚至还有一些公司在办公室内装摄像头。  交易所的监管体系也是2006年建立起来的。那些多次跟随公募基金资金出现的账户,账户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可以被查到。  其实,一家基金公司经理的操作有没有问题,业内人士一眼就看出来了,交易的痕迹很清楚,每一笔交易都是实时监控的。在这样的机制下,把基金经

4、理当贼一样防着,没有必要。  现在大家一聊到基金经理,就说有老鼠仓,就像一说到医生就想到收红包,未免有些太偏激。  一个基金经理,手中掌管两三百亿的资金,知道下一步要建仓某只股票,知道某只股票将会有三个涨停板,这种诱惑本身就是巨大的。  或许他是无心的,比如朋友一起吃饭偶尔聊天,这位基金经理说很看好某只股票,朋友听后买了500万,三个涨停板后赚了150多万,朋友提着100万现金来找他……  一回两回,这样的事情很多。  但是如果这个基金经理是这个基金公司的合伙人,那就完全不同,不是简单一百万两百万能搞定的,为什么呢?  他是合伙人,他有股权,做好了一年到手几个亿,还有长

5、远发展,何必为一点眼前的私利辛苦?夜里还睡不踏实。  公募品牌强,私募体制好  所以,就呈现出两类人。  有志气、有追求的年轻人,多在公募;一些玩过几百亿资金但不想承受更大压力的基金经理,则退守私募。  基金经理跳槽私募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涉及到公募私募机制上的一种区别。其实无论大到一个国家的政策实施,还是小到一个公司的人事变动,皆是不同背景主体的利益博弈在市场上的呈现,有时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  在中国,私募好比民企,公募好比国企。私募的体制比公募好,公募的品牌比私募好。  做品牌很难。公募为什么有品牌?因为它可以不断发产品,规模很容易就起来了,而且这

6、么多产品中总有一只能做好。  在中国,老百姓还是相信公家,会觉得工商银行(4.23,-0.03,-0.70%)比广发银行更可靠一点,虽然后者也属于国有控股。  但是,你能说出哪只基金一直好吗?早些年前王亚伟也是默默无闻,后来出去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像换了个人似的,变成“财富机”了。更多的是曾经名噪一时的人物,现在终归于平静。  私募品牌的塑造就没那么轻松了,它不能面向公开渠道发行,但私募仍需要自己的品牌。因为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没有别的,只有品牌。  人会老,想要把企业当成家族企业传承下去,没有品牌怎么办?企业必须有一个品牌,在此品牌号召力下会有一批忠实的客户,这样才能

7、把属于这个私募特有的盈模式传承下去。  做阳光私募,不单为了募钱  私募阳光化并不是因为募不到钱,那些私底下募不到钱的私募阳光化后还是会募不到钱。  做阳光私募的人,还是有点理想的。原先的私募,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合法的,但是做阳光私募,就有了一条合法化的路径,因此也有了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  另外私募没有阳光化时,客户想撤资就撤,各种潜在纠纷很多。阳光化后,资金进来有一段时间的保护期,这也是私募的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说,并不是谁想阳光化就能阳光化,还是因为这个人有品牌了,市场认他,大家愿意把那个账户变成阳光的信托产品。  从目前整个私募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