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

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

ID:38124117

大小:29.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_第1页
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_第2页
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_第3页
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_第4页
资源描述:

《_中国特色_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2卷第4期Vol.12,No.42008年8月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Aug.,2008“中国特色”话语的提出及其历史演进吴永(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1)[摘要]“中国特色”话语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产物,是近代中西文化交锋所衍生出来的思想文化符号。“中国特色”话语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之后转向社会政治视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当代中国具有核心价值的基本政治话

2、语。[关键词]“中国特色”;话语;历史文化;中国化[中图分类号]C04(2)=5,6,7/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101-04作为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表达,“中国特色”话和消弭外族文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铸就了统语以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统摄力彰显其非凡价值。摄性,彰显了与众不同的普世价值。在古代社会,中国文化一直被东亚文化圈内的一其他文化视为标本,本身毋须刻意标榜“中国特色”。然而,鸦片战争打破了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格局和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多次受到异族文秩序。中国不仅在

3、政治上、经济上被迫屈从于西方国化的挑战。但入主中国的印度佛教、阿拉伯伊斯兰家,而且在文化上也渐失话语权,沦为西方列强话语教、罗马天主教等,无一能够占据支配地位。在中国霸权之下的“他者”。西方国家对中国叙事话语转变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限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把中国塑造成与西方对立并传统文化本身的向内磁化特征和非向外扩张特征,低于自身的文化影像,以此来确定自身为中心的价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超稳定性。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值观念与权力秩序。其时的中国文化,已经被解构的眼里,彼时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一切外族的文化无非残

4、破不全,毫无文明进步可言。从这一点来看,鸦片是夷狄蛮邦的“特色文化”。战争与其说是商业战争,不如说是真正的文化战争。坚持以中国为本位,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反商业利益可以失而复得,文化一旦破产,极有可能导对用异质文化改变中国文化。正所谓不与夷狄主中致民族心理的整体瓦解或民族精神的全面崩溃。于国,不与夷狄执中国。“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是,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重塑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者”[1]。夷夏之辩说,具有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尊,就成为中国先觉的近代知识分子(首先是士大夫从历史的演变看,其终极价值目标却是用仁义道德

5、阶层试图从古老的文化体制内寻求支撑)的迫切愿和礼仪文教整合天下秩序。它不是种族偏见,更非种望。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话语开始浮现出族歧视。它是一种文化评估、一种道德立场。在吸纳来,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和思维。[收稿日期]2007-11-21;[修回日期]2008-07-04[作者简介]吴永(1974-)男,安徽蚌埠人,史学博士,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师。101布,甚至被废黜,终将造成权臣武将彼此相攻,天下大乱[5]二。经过斟酌变通之后提出的“君民共主”制度,或许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存在的价值。羡慕西方国最先触

6、及“中国特色”话语的是洋务派。他们从家民权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晚期改良派人士,也看到文化的视角探讨以中国本位文化应对西方近世文化[6]民权仍旧附着“未有去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的挑战。在眷恋本国文化的同时,洋务派的思想家于君权。改良派陷入宣传上激进、行动上软弱的矛盾们把目光投向西方。继冯桂芬提出大胆的文化命之中。迁就君权,埋下了专制复活的隐忧。近代以来,题——“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中国人民接触西方民主思想,主要是通过改良派的术”[2]以后,洋务派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多种“中学为二手传递。人们在理解、欣赏、接

7、受民主思想的同时,体,西学为用”的言论,刻意保持“中学”的主体地位,难免认为专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从而默认它的存基本上承继了“夷夏之辩”的精髓。“夷夏之辩”强调在。这样就给民主思想的深化设置了无形的障碍,成文明的整体程度。华夷之辨,不在地之内外,系于礼为后来的改革者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问题。“国家为君之有无。“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主所私有,则君主之意志,即为国家之意志”[7]的基为夷”[3-1]。而“中体西用”以二分法的形式,把整个文本政治背景,使得“君民共主”不过是资产阶级改良化分为中国的和西方的、物质的和

8、精神的。在这样派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不可能得到践行。两种截然异质的文化中,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要胜辛亥革命之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第一次将“中国于西方,西方文化的物质技术则优于中国。“中体西特色”话语运用到政治实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用”力图显示和保存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但实际义”,将民族、民权和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