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梁启超的求_新_意识与晚清标_新_小说的肇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3No.12011年1月JournalofNingxia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Jan.2011梁启超的求新!意识与晚清标新!小说的肇端王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摘要:晚清有一类特殊的小说现象标新!小说,其肇端实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这篇小说的诞生与梁氏长期以来的求新!意识密切相关,这种意识不仅体现在其理论中
2、,也表现在实践上,是时代要求的反映,又推动了社会思潮的转变。∀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酝酿已久,在小说变革接近临界点时刊发,是新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亦开启了标新!小说的创作风潮,并对这类小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关键词: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晚清;标新小说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744(2011)01-0121-05[4]晚清小说中有这样一类现象:喜欢在作品题名象,而文明遂进一步!。尤其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中标一新!字以示不同,如∀新石头记#、∀新飞文明
3、相遇后,这种现象会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中艇#、∀新上海#、∀二十世纪新国民#等等。对其中袭外文明的碰撞让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人感受到了自用旧有书名与人物的一类,阿英先生名之为拟旧身的落后。从那时起,求新求变成为中国近代思想[1][2]小说!,欧阳健先生更之为翻新小说!。但这史、文化史上的主流,而以梁启超最为有代表性。近两种名称均无法涵盖非翻新!但亦标有新!字的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规定了晚清历史作品,如∀新中国#、∀新纪元#、∀新少年#等,这类作语境中新!字的外延:其往往关联洋!,是指与西
4、品目前笔者统计尚有70余种。考察其特点和成因,方(也包括日本)有关的科技、制度、文化乃至生活与翻新小说有许多共同之处。笔者认为,作为微观方式等,新学即是西学,新社会即是仿照西方实行改研究,将翻新小说单独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若从良的社会,新文化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从洋晚清小说整体考量,将这类作品搁置起来则有些欠务运动学习新技术,到维新变法学习新制度,至五四妥。根据这类作品以新!字为标志的共同特点,本时期学习新文化,向西方学习或说求新!成为中国文暂将这类小说称为标新!小说。这类小说笔者历史的一大
5、推动力,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目前统计约有250余种(剔除转载与再版者约有梁启超求新!意识的思想基础应缘于康有为200种),是一个数量不小的存在。考察其肇端,实今文经学的影响。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起于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那么梁启超为什改制考#等著述、文章既是对清代今文经学的继承,么会创作这篇小说,这篇小说有何特点,对标新!又有革命性的发展,带有历史进化论的色彩,被梁启超喻为思想界的火山大爆发!,打开了自由思想和小说又有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求新求变的闸门。而西方进化论思想
6、的传入则促成回答。了这一思想的产生。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发表一∀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章,引介了进化论的有综观梁启超一生的思想,尚新!、求新!是其关观点,翌年又将∀天演论#译出,付梓之前曾交给[5]鲜明的特点(魏朝勇先生认为求新!是梁启超政治梁启超过目,梁在当年所著∀∃西学书目表%后序#[3]伦理的根本动因,此处受其启发)。新与旧观念中即说:今夫守旧之不敌开新,天之理也。动植各[6]的产生缘于国门打开后中西文明的碰撞,正如梁氏物之递嬗,非墨两洲之移,有固然矣。!可见其很所说:凡一社会与他
7、社会相接触,则必产出新现快接受了这一当时来讲较为先进的思想。其时维新收稿日期:2010-10-18作者简介:王鑫(1983),辽宁抚顺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代小说研究。121运动方兴未艾,梁启超的求新!意识亦日益增强,教而新宗教乃兴,培根、笛卡儿破坏旧哲学而新哲[7]学乃兴,斯密破坏旧生计学而新生计学乃兴,卢梭认为以新新不已,此动力之根源也!。变法失败破坏旧政治学而新政治学乃兴,孟德斯鸠破坏旧法后,梁的求新!思想不但未受打击,反而更加明确律学而新法律学乃兴,歌白尼破坏旧
8、历学而新历学和系统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梁启超在∀新乃兴,推诸凡百诸学,莫不皆然。(同上)民丛报#上连载∀新民说#,多方面阐述了其政治主崇尚破坏,认为破旧方能立新,新旧交战是历史发展张,将新民!作为中国政治改良的基础。其中新!的动力,新!取代旧!是人类进步的必然。其求有时作形容词,更多时作动词,如:新!思想即使到民国时亦未有停歇:譬诸木然,非岁岁有新芽之茁,则其枯可立待;虽然,吾侪惟当察现今世界大势所趋,为国民譬诸井然,非息息有新泉之涌,则其涸不移时。夫谋辟生计上之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