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

ID:38120532

大小:783.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6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_第1页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_第2页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_第3页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_第4页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1期厦门理工学院学报Vol.17No.12009年3月JournalofXiamenUniversityofTechnologyMar.2009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陈栩(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摘要]彩带的制作方法以及彩带上符号纹样的象征意义已经逐渐失传。对畲族彩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可以通过与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田野调查基地,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等形式保护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民族文化进课堂,保存现存于世的彩带,培养彩带制作的传承人,将彩

2、带上的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等方法,传承文化遗产;以彩带研究为媒介,促进闽台五缘关系的认同。[关键词]畲族;彩带;福建;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TS9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804(2008)04-0006-05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福建省畲族人口有三十余万人,主要分布于闽东宁德、福安、福鼎地区。本文基于对福建地区畲族彩带的田野调查,走访了宁德猴墩村、罗源福湖村、竹里村、福州晋安日溪乡坂头村、山秀园村、连江小仓畲族乡、霞浦半月里村、霞浦白露坑村、霞浦茶岗村、霞浦水

3、门乡半岭村、崇儒乡上水村、福安坂东乡康厝、金斗洋村等乡镇和村落,对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一、福建畲族彩带保护的意义畲族最初由广东迁徙到闽西南,再由闽西南迁徙到闽北,再由福建闽北迁徙到浙江的浙南,在福建与当地汉族、客家人、古越族相互融合,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彩带作为畲族婚礼中一项重要的物件,也作为畲族服饰中的一个重要配件,既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的彩带一般出现在闽东福安、霞浦、福鼎一带,浙江景宁、丽水一带。虽然同是彩带,但不同地方彩带的特

4、点不近相同。闽东地区彩带一般长30~130cm,宽215~6cm,纹样宽约1cm。浙江一带编织的彩带在515~6cm之间,比闽东一带的彩带短,宽度则稍宽。其作用也不一样,福建闽东地区福安、福鼎一带畲族妇女腰扎围兜(畲语称拦腰),再在围兜外绑上一条织成不同纹样的彩带;霞浦地区的畲族妇女也扎围兜,围兜上绣上牡丹、凤凰、八仙等故事、图案,外扎白色彩带,少有织带纹样,也有以纯白色彩带而无纹式作为彩带的式样;浙江景宁的彩带是作为围兜的带子束于腰部。根据现有资料的比较和实地调研的分析,两地畲民所织彩带上的古老纹样有着

5、相当接近的相似度。彩带是一种既有物质存在,又包括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地域、人文、自然、历史文化信息,在传承的过程中积累了历代传承者的智慧、技艺和创造力。所以,保护和传承畲族彩带的文化内涵,弘扬畲族文化,通过彩带上呈现的古老纹样研究畲族演变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已经将“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等进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福建还没有意识到畲族彩带的重要性。[收稿日期]2008-06-10[修回日期]2008-11-20[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

6、社科研究项目(JBS07189)[作者简介]陈栩(1981-),女,福建福州人,助教,硕士,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第1期陈栩:浅谈福建畲族彩带的保护和传承·7·二、福建畲族彩带的功能和作用彩带,又称合手巾带,作为畲族人民的一种日常用品,它首先有着朴实的实用功能。伴随畲民的生活与劳作方式,彩带主要用作束衣带、扎腰带、背包带、裤带、拦腰带、刀鞘带。另一方面,彩带又被作为一种信物进行赠送。男女双方定亲之时,不管男方赠送何物,女子必定回赠一条自己亲手编织的彩带。同时,通过彩带上编织的文字内容的变化,我们可看到不同时代

7、的变迁与各时代畲族人民[1]的精神追求。畲族的彩带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特点,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不仅表现为古老、细腻的工艺,而且承载着实用功能、仪礼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大多靠口耳相传。这种形式存在很大局限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因记忆的模糊不确而发生偏差。因此彩带成为畲族文化的又一载体,在闽东出现的彩带上呈现一种特殊的纹样,这种纹样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甲骨文的意符文字。·8·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以文字为内容的彩带是对符号彩带进行的有效补充,借助汉

8、字将畲族的审美意识、世界观、人生[3]观通过织带形式保留下来。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彩带上还有“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山楼六七座,八九十支花”;“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品目端庄,天成桂合,身心中良,人才出众,田肥禾壮,年岁丰收”等字样,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这些文字既有汉族诗歌的对仗、押韵,又隐含着畲民的道教信仰,体现了畲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些纹样有助于人们识字、增长见闻,形成伦理道德观念,还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