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_明悟禅师赶五戒_对_五戒禅师私红莲记_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3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01第25卷第3期JournalofAnhu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25No.3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胡莲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本文认为《明悟禅师赶五戒》应视作冯梦龙个人的创作。这篇小说系根据《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改编而来,冯梦龙独具匠心,改变了宋人话本简陋的原貌,补入相关史实,使情节更为细密合理化、细节更具真实性;并在史实
2、和传说的基础上创新,重新确立了作品的主题,且据主题需要重塑了人物形象,使作品呈现出更为精致化、典范化的风貌。同时认为学术界对于冯梦龙著作权的论定还需要重新研讨。关键词:冯梦龙;话本小说;改写;精致化;典范化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1)03-0100-05《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以下简称《私》)见于《清“搜括”的“宋元旧种”,并非个人创作。公认是他创平山堂话本》,明晁《宝文堂书目》著录有《五戒禅作的拟话本小说仅只一篇《老门生三世报恩》,因冯师私红莲》,郑振铎、谭正璧
3、、赵景深等人均曾考证,梦龙在为毕魏的传奇《三报恩》作序时曾说“:余向作认定为宋人话本。《绣谷春容》私集与余公仁《燕居《老门生》小说。”而“三言”中其他作品由于没有这样笔记》卷九均有《东坡佛印二世相会》,其故事情节基的明言确证,学人对其著作权均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本同《私》,唯有一些字句上的润饰,且后半部分佚态度。从现在尚存的话本原作与“三言”中有关篇目失。《绣谷春容》和《燕居笔记》均刊于万历年间。冯对照看,冯梦龙并非简单地从“家藏”中“抽”出付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之《明悟禅师赶五戒》(以下“刻”,而是作了修改,有
4、的改动还很大,在某种程度简称《赶》),故事本体亦同《私》。《古今小说》刊于天上说,这种改写相当于再创作,改写后的小说无论是启初年,在此之前,未见此故事以其他形式流传,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审美旨趣上都与原作有绝然不《赶》与《东坡佛印二世相会》一样,也对《私》粗糙的同的指向“;三言”中有一部分作品有无宋元旧作迄文字进行了润饰,但颇有差异,因此,可认定《赶》出今仍无从稽考,因此,我们不能排除这一部分作品为自对《私》的改动,冯梦龙在改写此小说时无其它底冯梦龙所作的可能性,因为“三言”在总体风格与时本。长期以来,学术界在公
5、认“三言”的杰出成就和代特征方面均呈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如果是全部冯梦龙在文学史和小说史上地位的同时,却没有真出自宋元旧篇的话,就很难有这样的统一。因此,笔正承认冯梦龙的著作权,仅仅把他当成“三言”的编者认为,冯梦龙的著作权问题,应作进一步探讨。辑者。冯梦龙在《古今小说》序中说“家藏古今通俗《赶》虽改编自《私》,但其主题思想和审美旨趣小说甚富,因贾人之请,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凡四已大异于《私》,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其视作冯梦龙的①十种,畀为一刻”;而凌初在《拍案惊奇序》中也再创作。在“三言”中,这样的篇目为数不少
6、,如《众说冯梦龙辑“三言”时,“宋元旧种,亦被搜括殆名姬春风吊柳七》是对《柳耆聊诗酒玩江楼记》《(清②尽”,因此,就给人一种印象,冯梦龙的“三言”是平山堂话本》)脱胎换骨的改造,等等。本文拟就收稿日期:2001-02-28作者简介:胡莲玉(1974-),女,安徽省芜湖市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100《赶》对《私》的改写详细探讨冯梦龙的艺术成就。奔走相救,苏轼出狱就多得佛印之力,尽管有佛教救①度的背景,其友谊仍感人至深。《私》言佛印相随东一坡远不如《赶》具体细致,仅言东坡任翰林学士时,佛《赶》故事主体同之于《私
7、》,叙宋代大学士苏轼印相随于相国寺,外贬黄州时,佛印也随至,后又相前身为五戒和尚,与之交游的佛印禅师前身则为明随于杭州灵隐寺,东坡再次回京后,告老还乡,尽老悟和尚。五戒和明悟同为孝光禅寺高僧,两人互论而终,佛印则坐化于灵隐寺。《赶》叙东坡生平远比佛法,交情颇深。寺中清一和尚拾得一女名红莲,将《私》详尽,东坡初出为杭州通判,后徙知密州、徐州、其抚养成人。五戒见红莲美色,萌动凡心,淫污了红湖州,再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还朝后又再度出知莲,被明悟察觉,因羞愧而坐化,转世投胎为苏轼;明杭州,后又被贬僻远之地,辗转多处
8、,最后,提举玉局悟惧五戒转世后不信佛、法、僧三宝,灭佛谤憎,后世观,还朝,因此,写佛印之相随也就详尽得多,凡东坡堕落苦海,不得皈依佛道,亦即相随坐化,投胎为谢所到之地佛印基本上都跟随而去,惟在东坡再度被端卿《(赶》作谢瑞卿),后出家,号佛印,点拨苏轼信贬定州时,佛印言他此番跋涉太大,没有相随,于相佛。故事主体虽相同,思想主旨却呈现出相当大的国寺等待苏轼回京。苏轼最终回家后,与佛印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