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

ID:3808672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_第1页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_第2页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4342字如果对西方现代文学现象稍作考查,便不难发现,二十世纪的文学较之十九世纪的文学,在文学与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明显的调整,文学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内向性”。文学的“向内转”,成了整个西方文艺从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过渡时的一个主导趋势,而令人讨厌的“现代派”们,却在这一历史性的转换中打了先锋。如果对中国当代文坛稍微做一些认真的考查,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一种文学上的“向内转”,竟然在我们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显现出一种自生自发、难以遏止的趋势。我们差不多可以从近年来任何一种较为

2、新鲜、因而也必然是存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中找到它的存在。首先是小说创作方面。粉碎“四人帮”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悖谬于传统写法的小说作品,例如所谓“三无小说”。这些小说,其实并不就是没有“情节”、“人物”和“主题”,而只是在割舍了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实在性、主题的明晰性之后,换来了基调的饱满性、氛围的充沛性、情绪的复杂性、感受的真切性。这类小说,成就高下不一,但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的作者都在试图转变自己的艺术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并以此构筑起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小说心灵化了、情绪化了、诗化了、音

3、乐化了。小说写得不怎么像小说了,小说却更接近人们的心理真实了。新的小说,在牺牲了某些外在的东西的同时,换来了更多的内在的自由。其次,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还更早一些、更突出地表现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以个性的方式再现情感真实的倾向加强了,诗歌的外在宣扬,让位于内向的思考,诗歌的重心转向了内在情绪的动态刻画,主题的确定性和思想的单一性让位于内涵的复杂性与情绪的朦胧性。正如谢冕同志指出的,新时期的诗歌,由对外在客观事物的铺叙描摹变为对于具有复杂意念的现代人心灵对应物的构建。也正如一位青年诗人的自述,新时期的诗歌,发生了

4、由“客体真实”向“主体真实”的位移,发生了由“被动反映”向“主动创造”的倾斜。上述“三无小说”和“朦胧诗”,应该说都是新时期文挈学中一些极端的现象。极端的当然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然而却是当代文学整体动势中最显眼、最活跃的一部分。除了这些作品表现出较强烈的“向内转”倾向之外,一些选材和写法都倾向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受新时期文学这一总体趋势的牵动,也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某些“向内转”的倾斜和位移。比如,一贯以“炮火连天”、“杀声动地”为特定风格的我国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开始由传统的写敌我对垒、生死角逐之类的外部冲突,转为写

5、生死关头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冲突”。又如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是一部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很有份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倾向,张洁在答联邦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问时曾作过如此剖白:“我的小说实际上不讲究情节,不在意对人物的外部描写,我更重视的是着力描写人物的感情世界,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描述人物所处的处境,以期引起读者的感情上的共鸣,这样的叙述方法可以比作音乐。”张洁小说创作追求的显然是一种内向的小说美学。可以看出,题材的心灵化、语言的情绪化、主题的繁复化、情节的淡化、描述的意象化、结构的音乐化似乎已成

6、了我们的文学最富当代性的色彩。“内向化”的文学艺术观念已经成了新时期中国人民审美意识中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一个相当敏感而且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因为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向内转”之前,确实存在着一个西方现代文学的“向内转”的问题。于是,中国当代“向内转”的文学是步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后尘,是拾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余唾,是西方现代派腐朽没落文学观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回光返照,几乎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然而,我觉得这只能是一个简单化的、错误的结论。文学领域中的任何界限其实都是不容易划得很清的,应当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具有世界的

7、整体性。“向内转”的文学成了人类指向自身的“内探索”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外向的、写实性的、再现客观或模仿自然的文学创作仍然有着深厚广阔的地层,而内转的文学却已经显示出一种强劲有力的发展趋势。它像春日初融的冰在和煦灿烂的阳光下,裹挟着崚嶒的山石和冻土,冲刷着文学的古老峡谷。这是一种人类审美意识的时代变迁,是一个新文学创世纪的开始。从这一广阔的背景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向内转”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就已经开始了。要在我国“五四”前后的文学运动中寻找文学“向内转”的迹象并不困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鲁

8、迅的文学创作中,“向内转”倾向恰恰得到了最突出的表现。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属象征主义文学几乎已成定见。鲁迅的小说,除了一部分篇章表现手法较为写实、故事情节性较强、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较为贴近外,还有更多的篇章,或者写人物的情绪体验、重在描述人物的心灵历程;或者写人物的病态或变态心理,重在解剖人的灵魂世界;或者写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重在暗示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