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8429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论宋朝实行重文政策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宋朝的“重文”政策及其影响人们提到宋之后的朝代的繁荣,总会形容为“治隆唐宋”,唐朝和宋朝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繁荣。有宋一代,文化泰斗层出不穷,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如此伟大的文化盛世的出现,与宋朝统治者推行“重文”的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下面将就宋朝实行“重文”的文化政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一、“重文”政策的基本措施宋朝的“重文”政策与其“抑武”政策是分不开的。宋朝脱胎于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干戈贼乱之世也,礼乐崩毁,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五代时期,军阀混战,文化受到极大破坏,赵匡胤消灭各割据政权后,介于唐末五代武将权力过大导致天下大乱,实
2、行“杯酒释兵权”,削弱了武将权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要真正稳定社会,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挽救丧乱的世道人心。首先,宋朝对文人的生命、生存权予以了很好的维护。宋太祖即位后不久,就将一块“誓碑”太庙寝殿的夹室之内,并严加把守。每当新皇帝登基拜庙之时,方可独自进入室内阅读碑文。北宋几百年,除了那些皇帝,无人知道碑文上到底写着什么。金兵南下,洗劫太庙,之后碑文内容才公之于众。碑文大体规定两条,一是优待柴氏后人,二是后世皇帝不得杀上书言事者,不得杀士大夫。这规定,是对五代以来蔑视、残害文人的错误做法的“拨乱反正”。五代之时,“然藩镇皆武夫,恃权任气,又往往凌蔑文人,或至非理戕害”。“士之
3、生于是时者,手绊足,动触罗网,不知何以全生也”。由此可见,文士在五代时期生存之艰难。这种状况,到了赵宋时期,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其次,宋朝整合了各地的文化资源。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文献典籍,太祖、太宗在平定江南与巴蜀后,都派专人前往收集图书资料,并且将其妥善运到京城。“建隆初,三馆所藏书仅一万三千卷,江南书二万余卷。又下诏开献书之路,于是天下书复集三馆,篇秩稍备”。就这样,全国各地的图书汇聚京城,文化资源得到极大整合。而且,宋朝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与编辑,开展了大规模的编书工作。太宗下令召集文人编纂了故事集《太平总类》,文章集《文苑英华》,小说集《太平广记》,医方集《神
4、医普救》。太宗日览《太平总类》三卷,一年而览尽,所以《太平总类》改名《太平御览》。太宗还下诏命翰林承旨苏公易简、道士韩德纯、僧赞宁整理三教圣贤事迹各五十卷。真宗也组织了大型编书工作,他召集书生编纂君臣事迹一千卷,命名为《册府元龟》。同时,官府和民间展开了刊印前人作品集的工作,唐代许多文学家、大诗人的文集都得以校刊印行。另外,宋朝十分重视对士人人格的尊重。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士人对人格尊严的重视远远超过普通人。五代时期,藩镇蹂躏文人,所以到了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维护文人的尊严。首先,宋朝重视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唐代韩愈曾感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到了宋代,统治者要“重文”,就必
5、须重建师道尊严。程颐当皇帝(哲宗)之师时,表情十分严肃,时常讽谏,而小皇帝对这位严厉的老师十分尊敬,甚至害怕。英宗“好读书,不为燕嬉亵慢,服御俭素如儒者。每以朝服见教授,曰:‘师也,敢弗礼为?’”皇帝礼敬老师,尊重学问,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很大。同时,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彰显文士名声,这主要通过科举实现。太祖时就采用皇帝亲试与不限身份、直接报名的方法,使更多寒门士子可以获取功名。太宗时开始极大增加录取名额,更多文人获得进士出身。对于获得进士的人,皇帝亲自接见,并且赐钱设宴,尽显尊荣。“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足见获得状元后
6、的无上荣光。宋代还注重发挥文士的作用,使文士与君王共治天下。宋朝统治者坚信“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的理念。自宋初以来,宰相均由文士担任,枢密使是宋代最高军事长官,也多由文人担任,甚至地方上的治安官员,也由文士担任。如宋太祖在开宝六年七月下诏要求:“诸州府置司寇参军,以进士、明经者为之。”对于有军事才能的文臣,朝廷特别关注并加以重点培养。除了身居军政要职,文士们还可以通过“直言进谏”的方式表达其政见。任职于御史台的言官,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国家政策的看法,弹劾有问题的官吏。同时,许多不居言官之位的人也能不计利害,直言进谏。如欧阳修之维护范仲淹、胡铨之弹劾秦桧,都是
7、人尽皆知的显例。这样的风气,甚至蔓延的学校,两宋之际,发生了多次太学生运动。二、“重文”政策的影响首先,宋朝统治者能够“不杀士大夫”,很好地保护了文人的生命权,使文人敢于向统治者进谏,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得以实现,统治者的许多疏漏、错误也得到改进。文人也一改五代时期慎言的态度,敢于对国家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极大地推动了宋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统治者不仅不杀士大夫,而且让文人与君王共治天下。这就极大地调动了文人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是文人敢于并乐于向国家献言献策,提出各项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构想。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