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

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

ID:38081626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_第1页
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_第2页
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探究汪东海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313000)摘要探讨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与过程,输液反应的分类,热原反应与热原样反应的区别,细菌、微生物及残虫、生物性有机微粒等生物性致热原,不溶性非生物性微粒对输液的污染,以及可能产生对人体的危害,提示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发生输液反应。关键词输液反应热原反应热原样反应原因临床输液反应是指临床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治疗行为或缺失导致受液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发热的临床反应症状。其它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过敏、呕吐、局部水肿、静脉炎、肺水肿、皮疹等问题,则不可

2、称之为临床输液反应,而应当根据其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特点、临床症状及组织学、病理学检查特征,将其分别归纳到药物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与输液不良反应类别中去。通过对临床输液反应问题的长期临床研究与实践,医药学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与特性,将其分为两类:其一,是大家熟知的热原反应,也称急性雪瓦氏反应;其二,因临床症状与热原反应相似,但产生原因不同,故称为热原样反应,也称慢性雪瓦氏反应[1]。在很多不良反应报道分析中常见到“药物热”现象,亦应在“热原反应”与“热原样反应”范围之内。热原反应指输液中夹带的细菌、微生物及残虫、生物性有机微粒等生物性致

3、热原(或称炎症因子)导致的体温升高、发热现象[2]。这些生物性炎症因子的化学成分包括内毒素、异性蛋白、生物性多糖体等,一般认为多系磷脂、脂多糖和蛋白的复合物。按《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注射剂的内毒素阈值K=5EU/(kg·h),即人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注入人体的注射剂中含有热原量达1ug/kg即内毒素输入超过阈值或短时冲击累积超过个体耐受阈值时就可以引起热原反应[3]。据刘瑞东、崔颖所做的研究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内毒素剂量大小与体温升高程度及维持时间有量效关系,当体内内毒素超过一定剂量时,体温不再上升,

4、而产生热限;过量的内毒素反而因微循环障碍而使体温下降。热原样反应是指由于输液中的不溶性非生物性微粒导致的体温升高、发热现象。其发病特征从时间上可分为急性反应,中期反应及远期反应。热原样反应微粒在人体内蓄积到超过个体耐受阈值时,人体做出的应激反应,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游离态微粒。热原样反应的致热程度与速度,不但与微粒的数量、大小有相关性,而且与微粒的理化性质和空间构型相关,当输入的量过大时,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当连续输入微粒的速度超过人体毛细血管系统拦截、过滤、黏附微粒的速度时,游离态微粒在血液中的数目不断累积增多,热原

5、样反应将不可避免地发生。1导致热原反应发生的途径临床上由于细菌、内毒素、异性蛋白等生物性有机微粒污染输液是热原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1.1药品中带入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带入内毒素热原,药品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等因素,致容器产生裂痕,从而导致细菌污染;或因封口不严污染药品。1.2热原迭加累积现象目前我国药品标准对大输液内毒素热原控制有确切的规定,但对小针剂还缺乏严格规定,单种输液药物内毒素热原虽未超量,但多种输液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导致内毒素热原产生累加现象,达到或超过限定阈值,引起反应[4]。1.3输液器、注射器、针具等无菌消毒,包装不合

6、格,可以污染输液,导致药液内毒素热原超标。1.4操作过程带入护士无菌操作不严格,及血管穿刺时消毒不严等,均可造成细菌病毒污染的机会。1.5输液环境对药液的污染空气过滤器质量差或缺失,无法有效拦截环境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致使带菌空气通过排气管接触药液,污染输液。1.6输注速度3当输液速度过快,内毒素输入量超过5EU/kg.h或个体耐受阈值时,可以导致热原反应发生[5]。2、导致热原样反应发生的途径热原样反应的发生取决于输入药液中的微粒数量、大小,理化性质和空间构型。不溶性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污染后存在于输液中的微小非

7、注射性颗粒性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2um。如尘埃微粒、玻璃屑、橡胶微粒、塑料微粒、不溶性无机盐微粒、活性碳微粒、纤维等,输液中这些微粒可引起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肿、血栓、过敏反应、类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6]。控制微粒对药液的污染程度,是预防热原样反应发生的关键所在,导致微粒污染的途径主要有:2.1药品中的微粒在输液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环节都可以产生微粒污染,包括原料、辅料的质量,生产卫生条件,工艺流程,规范管理等因素都会对药液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2.2操作时产生的微粒污染在临床准备、操作、输液等过程中均可以造成微粒污染,

8、甚至产生肉眼可见的异物污染,导致输液中的不溶性有害微粒明显增加[7]。2.2.1切割安瓿产生的玻璃屑每切割一支安瓿大约可产生1-10万颗2μm以上的玻璃屑,产生的数量与切割安瓶的规范程度相关,也与安瓶质量有关[8]。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