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注《孙子兵法》解说

曹注《孙子兵法》解说

ID:38049517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曹注《孙子兵法》解说_第1页
曹注《孙子兵法》解说_第2页
曹注《孙子兵法》解说_第3页
曹注《孙子兵法》解说_第4页
资源描述:

《曹注《孙子兵法》解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曹注《孙子兵法》解说    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注录,兵书共五十三家。东汉末年,战争频繁,急于运用之际,颇有眼力的曹操从所阅读的大量兵书战策中,选出含义精深的《孙子兵法》,去掉附益各篇,独存十三篇,加上简明解说,编成书册,分发部队,以便将领学习掌握,临阵施用。从此,曹注《孙子兵法》流行天下,其他兵书战策逐渐散失淘汰。下面转录曹操《孙子序》 :     孙子序(按《太平御览》作《孙子兵法序》)     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曰"足兵",(《御览》"足兵"上有"足食"二字。)《尚书·八政》曰"师",《易》曰"师贞

2、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爰征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故杀人,杀之可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二"恃"字,《御览》皆作"用"。)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后百余岁有孙膑,是武之后也。(自"孙子者"以下五十字,据《御览》补。按《史记正义》引魏武帝注云:"孙子者,齐人,事于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一十三篇。"《正义》所引,即谓此文也。)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

3、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岱南阁丛书》本《孙子十家注》)    这篇序引自中华书局编辑部1974年版《曹操集》文集卷三,括号内是编辑部所加按语。由《太平御览》、《史记正义》、《岱南阁丛书》本《孙子十家注》诸书汇校而得,虽不完整,但要点仍在,列举如下:     1、 书名:《孙子兵法》、《孙子》或《兵法》;     2、 篇数:一十三篇;     3、 作者:齐人孙武;     4、 大旨:为吴王阖闾而作,为兵书战策之深明者;     5、 作注缘由:世人对本书训释繁冗,

4、但理解不深,言多失旨。因此撰写简明的注释。      这是曹操做的一件三国兵家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曹注《孙子兵法》的特点:     (一)、画龙点睛     《计》第一,【曹注】: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作战》第二,【曹注】: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     《谋攻》第三,【曹注】:欲攻战,必先谋。     《形》第四,【曹注】: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势》第五,【曹注】:用兵任势也。     《虚实》第六,【曹注】:能虚实彼己也。    

5、 《军争》第七,【曹注】:两军相争。     《九变》第八,【曹注】:变其正,得其所用九也。     《行军》第十,【曹注】:择便利而行也。      《地形》第十,【曹注】: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九地》第十一,【曹注】:欲战之地有九。     《火攻》第十二,【曹注】:以火攻人,当择时日也。     《用间》第十三,【曹注】: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     (二)、解释简明     1、《计》篇:"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曹注】: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按:五事指"一曰道,

6、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曹注】: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则胜也。索其情者,胜负之情。     七计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共七个问题。【曹注】:以七事计之,知胜负矣。     虽然【曹注】解释得很清楚,但清人孙星衍仍将五事与七计混淆。他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一也;"天地孰得",二也;"法令孰行",三也;"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四也;"赏罚孰明",五也。故其注文各附正文。而"主孰有道,将孰

7、有能"为一节;"兵众孰强,士卒孰练"为一节。今杜佑注于"兵众"、"士卒"二句,亦合解之。然则魏武解辨本详,其注意亦与杜佑同也。"道德智能"四字,既解释二句,不当注在"主孰有道"句下,今改正。  中华书局编辑部所编《曹操集·孙子注》(1974年,中华书局)和李零先生《孙子古本研究·曹操注集校》均采孙说。由于年代久远,曹操注本原貌已经不能见到。流传至今的只有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收入清人孙星衍所编《平津馆丛书》,此本注文经过删略,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所收曹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影印本,此本注文经过宋人整合。现经

8、李零先生集校整理后,曹注本仿佛再现于世,可资研究参考。孙氏既言"魏武解辨本详",又将曹注已解明的"七事"重新归纳为"五计",并从注文所在位置强作解释,自相矛盾而无所觉察。可见孙氏对曹注"五事"、"七计"的含义仍未看清,所以才把"七计"强解为"五计",而把"五事"抛到一边。孙氏又将【曹注】:"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则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