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43918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学生可以说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可以说不――欣赏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张占春关键词语: 欣赏教学 求异思维 内容提要: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欣赏者”而不是“鉴赏者”的地位。笔者认为:音乐欣赏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一、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二、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教法三、学生可以说—我不赞成这样的理解四、学生可以说—我反对作者的创意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2、,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它用非说教式的感性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亲切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它又极富有理性思索,从深邃的哲理内涵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都显示出了音乐欣赏的强大魅力。所以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位音乐工作者的共识。于是有关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起来,但即使再多教学方法的出现也掩盖不了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
3、在“欣赏者”而不是“鉴赏者”的地位。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欣赏课例也仅仅注意到改进了教学方法,而不是从本质上去改进、指导教学。当我们为达到某些局部目标而欣慰时,却没想到自己的辛勤却培养了一批思维上的懒子。目前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对素质教育这个大而无边的概念,很多老师感到无从入手,笔者认为:音乐欣赏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一、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一些老师认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选的经典作品,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但事实上是“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
4、欢唱歌,但却很少喜欢唱教材中的歌”(《音体美报》2000年2月28日)。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远离现实生活的作品难道还不能说:老师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学生不喜欢课本上的作品不外乎有下面几种原因:①必要的欣赏知识以及相关的音乐理论存储量少,没有丰富的“字词”存储,怎能读懂深奥的“经典名著”;②经典作品产生的年代日久旷远,很难引起现代观念强烈的学生的共鸣;③媒体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食粮的主要途径,而媒体影响的正效应不容乐观;④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者打消了学生的兴趣。喜欢与不喜欢只是学生的个人感受,但是众多个人感受
5、的集合便形成教育现象,面对这样的教育现象我们只能因势利导,积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即让学生大胆说“不”,又要求他们说出不喜欢的原因;教师要善于使古今结合、中外联姻,打破一成不变的内容。根据调查,中小学生大都偏爱通俗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在国外对通俗音乐的定义一般是“浅显的、大众化的”,而不能以“低劣、庸俗”来定义。学生喜欢通俗音乐正是因为它的浅易性和易接受性,教学中如果老师尊重学生的事实,把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的通俗音乐引进课堂,并且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丰富他们的欣赏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赏习惯的
6、。二、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教法我们上学时《音乐教学法》告诉我们音乐欣赏课应该这样上:①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②初听作品,有整体印象;③曲式结构分析,讲解作品;④复听作品,逐部分欣赏音乐……于是我们毕业后便象一个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肢解作品,在不断的分、合、合、分后,泯灭了音乐最为宝贵的东西。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喋喋不休地向学生讲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德育渗透,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雷默指出:“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任何非艺术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
7、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教师与其用一种毫无美感的单调手法亦或喋喋不休的枯燥语言向学生讲解《国歌》的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不如让学生在《国歌》声中仰望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他们似乎听到了12亿中国人咚咚的心跳,似乎看到所有华人润泽的双眸;我们与其向学生肢解示范《少女的祈祷》,不如点燃蜡烛奏起乐曲,在昏暗与光明的时空让学生自己诠释作品。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那么我们老师就是引爆心灵的火焰,本身应该是炽热、强烈而富有激情的,一切枯燥的、冰冷的、麻木的思想和作为只能事与愿违。当
8、然,掌握作品曲式方面的理论和作品相关的内容是音乐教师必需的基本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教师一定要从“生本位”出发,自己当好导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