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40097
大小:1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第20课_北方民族大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板学校:来宾市第六中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师何春玲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授课时间课题北方民族大融合课时安排1课时第课时授课类型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但是,单纯枯燥地知识传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对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比较生疏,本节课涉及的少数民族内迁、孝文帝改革等内容,缺乏了解。再者,本课还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二、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这时民族关系的最大特点是民族融
2、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加快了鲜卑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步伐,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对消除民族间的隔阂、促进民族融合和酝酿、培养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都做出重大贡献。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导引,自主阅读材料,探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社会状况,在分析归纳中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及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史论结合、
3、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内容。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史料解析;探索讨论法。六、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七、教学策略设计以孝文帝为线索,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事件。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由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根据史料分析问题并
4、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在合作探讨中体会教学内容,感悟历史意义。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过程师: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怎样的状态?生:割据混战师:(设问)结束北方混战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生:北魏师:正是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鲜卑族拓跋部所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师:鲜卑族是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zhě)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子上衣和窄腿裤子,而且他们的饮食主要的以畜产品为主。在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
5、程中,黄河流域的各民族人民直接的接触更多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都相互影响着。例如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后,受汉人的衣着传统影响,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当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还有饮食上,“汉族妇女正在制作蒸馍与烙饼”和“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证实了北方民族和汉族之间的互相影响。民族融合成为了主流趋势。师:(设问)那你知道什么叫做“民族融合”吗?生:略师:(概括总结)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
6、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教师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这时期的民族融合趋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得到了加强。那么,北魏孝文帝迁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在他迁都洛阳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详细内容。教师活动设问,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展示相关图片材料学生活动阅读相关材料和教材,概括归纳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活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事实中理解民族融
7、合的含义,从而解决本课难点。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第二目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北魏孝文帝。孝文帝,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才开始真正掌握政权。他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而冯太后本身就是汉人,她在执政时就极力推行汉化,孝文帝因此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师:北魏刚建立的时候,将都城定在了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可是,北魏孝文帝后来却将都城迁到了洛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几首诗歌、民谣,来了解一下平城这个地方。材料一①《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
8、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②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③“芮芮(柔然)主发30万骑南侵,去平城700里,魏拒守不敢战,芮芮主于燕然山纵猎而归。”——《南齐书》师:(设问)材料反映了平城作为北魏都城的不利因素是什么?生:略师:(概括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