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

ID:3803901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_第1页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_第2页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_第3页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我国村落转型刘伟新中国建立60年以来,我国的广大村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转型。这一系列转型是在近代以来我国村落演变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其背后,更呈现着新中国进行现代国家建构的独特历程。现代国家建构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意,其对社会变迁的支配性影响,在村落转型的相关探讨中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实际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要完成现代化,国家建构对村落的影响不仅是根本性的也是全方位的,村落转型在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国家建构的一个结果。回顾历史特别是过去的60年,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我国村落转型的内在逻辑,既可以加深对我国已有农村政策的理解

2、,更可以审慎地展望乡村治理的未来。一    现代国家建构主要有两大理论渊源,其一是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Giddens);其二是美国的政治学家蒂利(CharlesTilly)。这两位学者是现代国家建构方面最具原创性也最具系统性的思想家。虽然在他们之前,西方某些经典作家也对现代国家作过一些论述,如韦伯对科层制、理性化以及权威类型均作过经典分析,但现代国家作为强有力的理论资源和分析框架,进而在社会科学各领域普遍蔓延,从学术影响上看,最应该被提及的或许就是吉登斯和蒂利。尤其是对国内的理论界而言,对这两位学者作品的翻译不仅比较充分,讨论也比较频繁和深入,直

3、接影响到人们对中国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学术分析。在吉登斯的分析中,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国家权力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民族国家权力从以往暴力的明显使用转变为行政权力的普遍运用,行政权力漫布全社会,打破了原有地方性社区的界限,形成了对人的全面规管。在国家的普遍性规范、行政监控、工业管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下,社会演变为公民社会,而以往较为独立的地方性社区也逐渐被纳入国家治理的范畴。政治机构的延伸,政治权力的扩张,行政管理范围的史无前例,政治整合社会的强化趋势,都是现代国家的关键面向。而在蒂利的分析中,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不同步的阶段,“

4、国家政权建设”(state-making)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政权的分化、官僚化、渗透性以及对下层控制的巩固并同时不断扩大财源;“民族形成”(nation-building)则主要体现在公民对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认可、参与承担义务及忠诚。欧洲国家的国家形成普遍先于民族形成,但两者对现代国家的建构都不可或缺。国家政权建设和民族形成虽有起点上的时差,但最终会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支撑起现代国家的最终形成。可以看出,现代国家建设理论所阐释的问题一方面具有普遍性;但另一方面,该理论主要是立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因而在适用于中国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

5、不可否认,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迈向现代的基本政治样式。现代国家也即民族国家是不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共同趋向。同时,现代国家所具备的诸多基本特征也具有普遍性,如具有明确的疆界、统一性的官僚机构、普遍的规则适用和强大的行政渗透性等方面,都是一个成型或成熟的现代国家所必备的。但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具有独特性,一方面,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拥有发达的针对社会治理的官僚系统;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国家建构面对的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社会。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在赶超的压力下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完成国家权力的集中,国家机构的延伸和规则的普遍适用,更要完成国家权力

6、对社会的全面改造,进而有效提取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资源。同时,当现代国家建构进展到一定的阶段,国家权力对社会又会采取新的治理对策,帮助社会获得发展,从而获得国家建构和社会建构的有机统一。这尤其体现在近代以来的国家与村落关系上。二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特征是,在一个全国性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存在着两类治理区域,一类是以村落为主要构成单位的乡村,一类是作为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城镇,但就整个国家而言,由于以农立国,国家的治理基础却在乡村。传统的正式国家机构只延伸到县,县以下则主要是乡绅为主的宗法治理,黄宗智将其称为“非正式治理”。在村落内部,基于血缘和地

7、缘形成相对自足的社会系统。而村落之间缺乏有机的关联。整个国家从外部通过文化符号整合村落,从内部则通过征兵、征粮、科举和诉讼等渠道保持着与村落的简单沟通。但总体上看,国家对村落的日常介入相对较少,国家权力对村落的直接治理和规范也相对薄弱。村落由此具备一定的自主性,能够基于自身的系统解决其面临的公共问题。近代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我国的中央集权体系逐渐崩解,乡村社会的发展由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环境。这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进行现代国家的有效建构,村落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着“身不由己”的变迁,被纳入国家治理的日常范畴。从短暂的清末立宪,到民国时期的各种国

8、家建构举措,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对村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