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

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

ID:38036089

大小:50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_第1页
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_第2页
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生活为本,走近生活武夷山市兴田中心小学——饶小林邮编:354305联系电话:13860012519生活,如同一片果林,只要你肯付出,总会得到芳香可口的鲜美果实。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就是生活。生活是广阔的,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经验,他们的行为都来自于生活。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课程标准指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

2、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也就是说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生活,因此品德课教学就要带着学生走近生活。北师大版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主要有三个主题:一、我与家庭;二、我与学校;三、我的家乡(社区);而这三个主题其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时就要让学生走近生活,体验生活,贴近生活,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一、走出课本,走近生活为

3、了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了解社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也就是生活中的事情都走进了书本,来到了课堂。而课堂的学习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案例1、四年级上册《“家庭寻宝”中的发现》。同学们在看到课文中的图片感到很好奇,于是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去寻找家中过去用过的物品。让他们从课本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到课本。上课时每个小组都带两件以上的旧物品,如草鞋、蓑衣、马灯、桐油灯、布票、粮

4、票、古钱、小人书(连环画)、算盘、跎螺、铁圈等等。课堂上,各小组展示收集的“家中宝(旧物品)”并根椐各人收集的“宝”说说当时的用途以及来历。我在本课题的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前和课上的信息感知非常充分,课后也有相应的延伸。我觉得自己在本课题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去搜集、物品,然后通过展示、观察、比较物品,再通过讲述和讨论回到课本。这种活动形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定位在“家庭寻宝”,虽然是老物件,但贴近生活,学生非常兴趣。学生的感觉是看

5、得见、摸得着,既亲切,又自然。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学生在畅谈自己感受时的发言也比较感人。有的说:“真想不到我爷爷还藏有这么古老的桐油灯,他们那时真是太苦了。”有的说:“我现在才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是那样苦,可是他们现在仍然非常节俭,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我们。”有的说:“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太幸福了,以前我就没有感觉。”有的说:“我想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还有的说:“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努力使生活更好,而且要快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过上好日子。”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6、,但我们觉得这才是生活。二、走近社区, 到生活中去。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就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案例2、《地图就是一幅画》该主题中的“合作智慧多”我们就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我们采取即分工又合作的办法分组带学生到社区中去观察、了解社区的方位,按每一小组画一个小片区图,然后几个小组合作就组成了一幅较完整的兴田社区

7、社图。(如下图)当然形成该图并非一帆风顺,当看到学生第一次上交的作业不勉有些让人失望。不是方向错就是比例严重失调,或是各组所画不协调或是过于简单,只画一条路加上几座房。一打听,原来有些组的同学并没有认真地走近社区,而是凭记忆,凭经验画出来的。后来我分配好每个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队长、记录员、安全员、绘图员),亲自带着他们走进每个街头小巷,指点哪些需要画下,哪些建筑用什么样的符号等等。这一次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社区图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一次活动的失败经历,有助于学生更加认真、细致地观察,有助于同学们的团结合作。

8、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三、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案例3、四年级下册《土地养育着我们》这一课题,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了解农民是怎样耕作的;向农民伯伯了解农作物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