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

ID:38024901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4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_第1页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_第2页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_第3页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_第4页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把握三个维度: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⑵ 知识与能力,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努力想办法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写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要实现这些,前提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共成长。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入学开始进行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充分重视读书、讲普通话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识字、写字教学。识字要依托汉语拼音,通过识字、写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教师

2、要注意克服繁琐的字形分析、字义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成果,克服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在一年级着重抓好写字训练,每一课时都应有3—5分钟时间让学生踏踏实实写字,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在二年级要让学生能用《新华字典》识字,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4、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舍得花时间,并持之以恒。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让大面积学生尽可能多读,以读代讲。要给够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一般来说,第二课时后,学生应该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鼓励学生及早开

3、始课外阅读。在不留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要给学生留读书、背书的家庭作业。教师要坚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强写字、尽早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不要动摇。  5、训练学生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实现“我有话了,很想告诉别人,很想记下来”的良好状态。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写话,越早越好。因材施教,抓好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多激励,增强信心。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把握三个维度: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⑵ 知识与能力,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努力想办法让学

4、生有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写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要实现这些,前提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共成长。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入学开始进行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充分重视读书、讲普通话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识字、写字教学。识字要依托汉语拼音,通过识字、写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教师要注意克服繁琐的字形分析、字义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成果,克服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在一年级着重抓

5、好写字训练,每一课时都应有3—5分钟时间让学生踏踏实实写字,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在二年级要让学生能用《新华字典》识字,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4、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舍得花时间,并持之以恒。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让大面积学生尽可能多读,以读代讲。要给够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一般来说,第二课时后,学生应该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鼓励学生及早开始课外阅读。在不留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要给学生留读书、背书的家庭作业。教师要坚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强写字、尽早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不要动摇。  5、训练学生写作。

6、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实现“我有话了,很想告诉别人,很想记下来”的良好状态。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写话,越早越好。因材施教,抓好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多激励,增强信心。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五年了。语文课程和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生了许多变化。诸如,《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是正确的,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先进课程理念指导下,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坚冰被打破:破“课本为中心”,语文课不再只是“教教科书”,更不再是把它看作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把语文当作纯粹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语文课被定位在“语文实践

7、”上,语文课是通过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破“教师为中心”,师生关系得到调整,由以往的知识授受关系,调整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真正拥有学习的权利。这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由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决定的。破“课堂为中心”,语文应是与自然、社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不是封闭、僵化的小语文,而是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语文。在学习方式上,不同于数学,循着科学体系展开理性学习,语文学习更多地体现在感性学习上:整体感悟,培养语感,加强情感体验,培养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